國立政治大學

聽!巴楠花在歌唱
原民實驗教育結合生活

指導老師 

劉慧雯


團隊成員 

羅文妤 王若穎 梁嘉容

深度報導

2009年莫拉克風災,一夕間摧毀了位於那瑪夏鄉的民族國小。三年過後,憑著布農族人如管芒花堅韌的精神,「民族大愛國小」在高雄的山林大愛園區異地重建。2017年民族大愛國小正式更名為「巴楠花部落小學」,並把實驗教育帶進校園。與一般學校的實驗性質不同,巴楠花的課程富含濃厚的原住民文化,像是圖騰藝術、織布縫紉、木薯種植,與小米生活圈等。他們的教材源於大自然,將所學融入日常,讓部落文化不只是教科書上生硬的知識,而是每一天切實的生活。

「自己族群文化要流傳下去,不然到以後可能就沒有了。」採訪時,一位卡那卡那富族的妹妹,熱情地分享部落的傳說故事、民族慶典。我們好奇地問她怎麼會知道這些,她說自己會上網找資料,也常以此為繪畫題材。

巴楠花小學不只是教學的場所,更成為社區的主體。學校邀請部落耆老進班共學,甚至在放學後開設族語課程,幫助族裡的長輩找回遺失的母語記憶,

報導緣起

自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實驗小學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台各地蓬勃發展。新型態的實驗教育,跳脫現有體制,且型態各異,而在各類的實驗教育中,「原住民實驗小學」更是實驗教育中的新進者。

甫得知原住民實驗教育時,我們十分好奇原住民實驗教育究竟在「實驗」什麼?於是,頂著滿腔熱血,以及過分猖狂的好奇心,我們決定深入高雄杉林區,親自探訪教育現場,一揭原住民實驗教育的神秘面紗


團隊介紹

許多人總說:「台灣記者不意外」,對於媒體,台灣人有太多太多的無奈。縱使新聞環境再怎麼糟,我們仍然堅信自己肩負使命,務必將這塊土地上的故事述說給大家聽。在學院所受的訓練,培養我們身為一個新聞人該具備的敏銳觀察力,以及柔軟包容的心腸。我們學習把台灣各個角落的聲音,化為影像、寫做文字。 我們是三個來自政大新聞學系的女孩,我們做好新聞,為自己的身分感到驕傲。想要透過年輕人看世界的眼光,藉影音報導,讓所有人看見巴楠花國小,對教育的想像因此變得更加開闊。


幕後花絮

確定報導主題的時間點,與我們預期的蹲點拍攝期僅相距兩、三天。和校方確認完採訪細節後,大夥兒立馬在一天半內訂好交通跟住宿,國慶日晚上直奔高雄。雖然準備的匆促,我們三人卻非常期待,一方面是能夠拍攝篇幅較長影音新聞的機會難得,二方面則是出於好奇,畢竟團隊三人求學路上,都是在體制內的學校環境打滾,對於即將前往實驗教育的第一現場,格外興奮。

第一天進到巴楠花,我們就被孩子的天真吸引住,老師們都笑著說,這邊的孩子「特別活潑」。而在阿浪校長跟王明華主任的幫助下,我們也獲得跟各科各年級老師、學生家長訪談的機會。從他們的眼神、言談中,看到大家對實驗教育的熱忱,希望打開孩子對生命的想像,那真的是很大一股力量,也讓在場的我們真的、真的很感動。這趟採訪旅程中,我們也遇見許多溫暖的人事物,不管是可愛的計程車司機伯伯、好吃的美濃炒粄條鹽酥雞,還是巴楠花的各位,沒有你們,我們就無法把這些美麗的影像帶回來,滿滿的感謝獻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