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老年 淺談嘉義高齡與社會福利

作者: 竹崎天使-幸福

深度報導

老化是一種全球化、全民化、全人化的過程,但老化的經驗卻深受文化環境的影響。我國高齡人口比率逐年攀升。家庭結構與功能改變、照護及社會支持系統受到衝擊,獨居老人議題逐漸受到關注。部分民眾認為照顧老人是子女之責,無須以社會救助的資源投入,而對老人來說若無親屬朋友鄰居等協助,便必須倚賴正式的社會支持系統。相較於與子女或他人同住的失能老人,獨居老人為未滿足需求的高危險群,尤其是偏鄉的獨老就更迫切需要協助,我國社區獨居老人的照護模式,多由民間慈善團體或地方政府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委由民間非營利組織辦理,而國內老年民眾傾向在地老化,政府亦以居家式與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為重要政策目標,然而使獨居老人能夠在熟悉的居家環境中維持獨立自主的生活,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報導緣起

為響應公民新聞平台年度主題"咱的老年"製作系列專題報導,因自身為非營利組織從業人員,接觸許多長者並建立彼此情誼,想透過從長者訪談中讓觀眾對老年人口身心靈狀況多一些認識,也從實際工作的嘉義為出發點,講述長照體系下社政衛政的因應作為。嘉義是全國老化人口比例很高的縣市,加上偏鄉少子化與不願搬離生活環境的思維影響下,如何讓獨居老人能在熟悉環境終老一直是現階段面臨很重要的議題,希望藉報導裡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的服務面向,帶到促進長者身心靈健康的作為供觀眾參考了解。而主題中未探討的養護機構面向,目前仍有許多長者認為入住機構就是被棄養,寧可選擇獨居面臨生活上的不便與受傷風險,也不願入住機構,背後照護品質、經濟狀況與身心靈支持層面仍是有待深度著墨的議題,本篇報導者的非營利組織身分,亦不宜寫實的呈現紀錄這方面的故事。


團隊介紹

公民記者許譽騰,2014年10月以"竹崎天使-幸福"加入PEOPO公民新聞平台,報導面向著重於社會關懷與教育學習,迄今平台上累積報導297則,累積點閱已達200萬,文化大學國樂系畢業後投入非營利組織工作,因發覺大眾傳播與自媒體對非營利組織的重要性,2013-2016年至南華大學傳播所學習,公民新聞啟蒙為王慧蘭教授,並在2016年參加PEOPO公民新聞平台劍潭集訓課程,受大暴龍老師的指導下讓報導內容精進,2020年至曾文社區大學開辦公民新聞班課程,分享相關報導產製過程與拍攝經驗,期望讓公民新聞能在地深耕,讓更多人一起加入這個舞台。 本篇專題由個人完成剪輯拍攝。


幕後花絮

從事高齡友善工作的我其實一剛開始並不容易想到主題的切入點,畢竟有些老人保護的考量,後來我從與幾位服務的長者聊天中,徵詢同意後錄下她們對自身退化所面臨的狀況來做起始,並約訪了嘉義縣社會局長與嘉義市衛生局長,分別從社政與衛政的角度來探討現今在台灣的高齡福利相關。很可惜受限於篇幅,嘉義縣社政的精準運動與文康服務、嘉義市衛政的外籍看護照護技巧圖卡與翻譯溝通等獨特服務,以及長照部分負擔問題無法保留過多敘述,選用內容同時需考慮兩位局長講述長度的安排。在訪問過程中發現兩者共通的健康促進部份,鼓勵長者走出家門是維護身心靈平衡很重要的一環,但健促推廣的過程裡,個性較為被動或外出不便的長者如何參與每週數次的活動,在現階段仍有一些問題待解決,老老照顧風險與景氣低迷影響下,長者們希望直接獲得的子女照顧功能,目前也仍有很多的困難點。報導中也訪問了華山基金會嘉義區的社工,從談論一些民間非營利團體的服務面向去彌補居家環境安全與生活協助的部份,最後才完成了我這篇咱的老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