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土坂sapali工藝傳承 兄弟聯手合作夫復何求

2025/05/11 19:20
2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在達仁鄉的土坂村,撒巴里文化工藝室的工作室內,工藝的煙火正隨著時光傳承,繼承著先父的志業。這是一個充滿熱情與汗水的地方,從早到晚,木雕的刀痕在木材上交織出生命的節奏,兄弟倆張威光與張威龍,並肩作業,承擔起傳承家族工藝的重責大任。
張威光是哥哥,手中那把雕刻刀猶如舞者的筆,靈巧地在木板上劃過,雕刻出一個又一個生動的圖案。他的技藝娴熟,每一刀下去都充滿了對工藝的敬畏與愛護。從小便跟隨著父親在工坊中打下基礎,將先父傳授的雕刻技巧融會貫通,如今成為了工藝室的主力。
而張威龍是弟弟,他與哥哥相比,性格更為穩重,視角清新獨特。雖然手法上不如哥哥那樣細膩,但他的設計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帶來創新的元素。老弟畫圖案、鋸線條,將抽象的設計轉化為具體的藍圖,為哥哥的雕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兩人如同同心協力的武林夥伴,默契十足。
這一天,他們正在為一個新的溫泉民宿旅館設計木雕大門。這項工作承載了他們心中對家族工藝的敬仰,也讓他們感受到先父那份未竟的心願,正一點一滴地實現。大門的圖案是張威龍精心設計的,一隻翱翔的鷹象徵著自由與力量,而環繞其間的是精緻的花卉和山水,承載著達仁鄉的自然景色,呼應著這片土地的靈魂。
哥哥張威光的手指如行雲流水般劃過木板,雕刻出圖案的輪廓,每一刀每一劃都蘊含著家族工藝的力量。他的心中默念著父親的教誨:「雕刻木板,便是雕刻人生。」每當鋸子與木材相碰時,張威光彷彿聽見父親那深沉的語音,這讓他的雙手更加堅定。
張威龍則站在一旁,指導哥哥在雕刻過程中的細節,幫助調整線條的走向與深度。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合作,還是一次心靈的共鳴。兩兄弟相視一笑,兄弟情深,手中所做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彰顯著這份情誼與合作精神。
隨著工作進行,雕刻的圖案越來越生動,木頭的紋理也在兄弟倆的手中展現出獨特的風貌。當晚,工藝室的燈光昏黃,木屑飛舞,兩人沉浸在這份傳承與創作的氛圍中。張威光站起來,拿起畫筆檢視整體圖案的布局,而張威龍則低頭繼續鋸著那些細微的線條,兩人不約而同地換位,互相幫忙,默契如一。
「有你幫忙,真的是太好了。」張威光微微一笑,語氣中滿是感激。弟弟的設計讓他的雕刻更具生命力,而他的雕刻,也讓弟弟的設計變得更加具象。
「我們合作得這麼好,繼承先父的工藝,對我們來說,已經是最幸福的事。」張威龍的語氣也帶著些許驕傲。兄弟倆一同走過這些年風風雨雨,從父親的教誨中汲取力量,今天的成功正是他們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不久後,溫泉民宿的大門完成了,木雕的紋路如同一道道波瀾壯闊的風景,帶著達仁鄉的文化氣息。兩兄弟站在門前,眼中滿是自豪與滿足。這扇門不僅是一件工藝品,它承載著父親的夢想,也承載著他們對家族工藝的傳承與尊重。
在這片大山的懷抱中,兩兄弟的合作像是一首悠揚的歌,唱出了一段無聲的旋律,那是對家族歷史的敬仰,也是對未來無盡希望的憧憬。當工藝室的燈光熄滅,兄弟倆依然在心中默默許下心願:將這份工藝,這份傳承,代代相傳,直到永遠。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