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野蓮產業與水雉復育是否衝突
高雄市美濃地區種植的野蓮,是台灣最重要的野蓮產地之一,在野蓮田內可見到水雉悠遊其中。
照片

水雉有凌波仙子之美稱,過去因野蓮的採收,導致水雉只有冬天會來美濃,夏天就離開了。但透過有心人士的努力,目前水稚的數量明顯變多了。
照片

為促進野蓮產業與水雉保育的共存,高雄市野鳥學會與在地農民合作,透過調整農作時程及棲地營造,成功推動水雉復育計畫。例如,在野蓮成長初期種植菱角等浮葉植物,吸引水雉築巢,待幼鳥孵化後再進行野蓮採收,減少對農作的影響。
照片

此外,農民面臨採收延遲帶來的經濟損失,政府除提供生態給付補助,並協助銷售「友善水雉野蓮」,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同時成立巡守隊監測水雉活動,並推動環境教育,提升社區對生態保育的認識。
照片

照片

野蓮種植與水雉復育之路似已找到平衡點,朝共好之路邁進,然而近年野蓮因大量種植,未來恐有滯銷之虞,且野蓮採收人力不足,需靠農業外勞協助,加上目前政府對野蓮的補助機制,尚缺乏法制依據與長期財源支持,以上諸多課題仍待各方共同協力解決,以打造美濃成為「農業與生態共存」場域。
照片

公民記者 秦晴/高雄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