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地主變建商!東亞建經:透明流程讓增值回到地主

2025/09/21 22:14
421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地主變建商!東亞建經:透明流程讓增值回到地主
東亞建經周怡君:自主更新五階段全案管理 信任與透明是關鍵

【台北訊】財訊雙週刊主辦的「第七屆危老+都更博覽會」於9月21日圓滿落幕,吸引上萬民眾現場蒞臨,關心老屋都更危老重建議題。最後一天下午進行的趨勢論壇研討會,由中華民國都更危老重建協會理事長楊謙柔主持引言之後,分別由東亞建築經理公司都更部副執行長周怡君、社團法人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以及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趙恩廣,闡述「專業服務新顯學~建經在都更扮演角色及功能」、「建築結構安全如何創造市場價值:看得見的價值來自看不見的安全」、「都更房屋市場知多少?」等議題。把「民眾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講清楚、想透徹、做得到,針對民眾都更需求全盤解析。

照片

▲危老都更趨勢論壇第三場研討會講者。從右至左社團法人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台北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監事趙恩廣、中華民國都更危老重建協會理事長楊謙柔、東亞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副執行長周怡君、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謝宗廷。(財訊提供)

在「危老+都更博覽會」9月21日下午舉辦的趨勢論壇上,東亞建經副執行長周怡君指出,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已進入自主更新新時代,成功關鍵在於「高共識、專業全案管理、前期資金到位」,並需透過透明化流程與金融信託機制,確保資金安全與工程品質,讓地主真正成為主體,最終實現資產升級與價值回饋。

周怡君以「專業服務新顯學~建經在都更扮演角色及功能」為題分享時強調,今天適逢國家防災日,九二一震災已屆 26 週年,許多老屋耐震性不足,顯示自主更新的重要性。她回顧,自九二一震災後,因建商無力重建,政府與民間基金會資金介入,催生了自主更新會。此後,建經公司逐步承擔全案管理角色,結合金融與建築專業,協助社區推動重建。

照片

▲周怡君副執行長闡述「專業服務新顯學~建經在都更扮演角色及功能」

她指出,東亞建經自民國76年成立以來,已完成自主型更新約21件、地主型危老案11件,並逐步形成五大階段全案管理模式:
1. 前期規劃:透過多場說明會凝聚共識,設計理事會治理架構與章程,找出社區都更危老重建理事會理事長。
2. 審議策略:強調高同意比的重要,推動「168機制」──100%同意、6個月完成事業計畫、8個月完成權變,加速審議效率。
3. 融資與信託:銀行提供全額融資,資金匯入信託專戶專款專用;撥款前必須由建經公司查核進度並與更新會理事聯合用印,確保資金與產權安全。
4. 工程監管:派駐專業人員進場,處理拆除鄰損爭議,並在混凝土卸料時即做坍度試驗,嚴格把關品質。
5. 交屋與物管:協助成立管委會並媒合物業管理公司,確保後續社區營運順暢。

周怡君以案例說明,一處 180 戶社區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徵信文件,成功爭取到 60 億元全額融資,目前進入拆除工程;另有案場在權變時單價約 70~80 萬元,如今已突破百萬元(依實價登錄),增值最終回到地主。

周怡君強調,要讓自主更新成功,必須滿足三大條件:
1.地主共識高:同意比越高,審議速度越快。
2.慎選全案管理公司:程序設計、資金安全、工程品質監管都要有制度保障。
3.前期資金到位:籌措足夠的前期資金,避免中途斷鏈。
同時,也要具備3個正確的風險認知:
1.不要期待「零元消費,因為你後面付出的會更多」。
2.及早確定路線(合建或自建),明確界定社區的實施主體。
3.自主更新有利也有風險,地主需投入時間與心力,掌握專業知識,才能有效平衡利益與風險。

「當地主成為建商,必須懂得共識凝聚、資金管理與專業監管。」周怡君強調,自主更新的價值與風險並存,但只要流程透明、制度嚴謹,將能兼顧結構安全與資產增值,讓地主真正受惠。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