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浪犬減少45% 「相信動物」高強度絕育奏功
【記者張珈瑄、林蔚均/台北市信義區報導】在台北市的巷弄中,相信動物協會夥伴正悄悄設下誘捕籠,將食物放在裡頭,等待流浪母犬走入陷阱。這不是驅趕,而是一場溫柔的拯救行動——協會自2016年起推動「高強度絕育計畫」,以科學且系統化的方式,試圖終結流浪犬無止盡的繁殖與漂泊命運。協會採取「主動出擊」策略,先鎖定高風險區域,隨後家訪居民,勸導飼主為尚未絕育的犬隻進行手術。同時,他們也針對區域內的流浪犬進行誘捕,並為完成絕育的犬隻提供免費剪耳、除蝨、狂犬病疫苗接種等服務。協會在七年內成功使新北市流浪犬數量減少45%,至今已將北北基桃地區流浪狗的絕育率提升至約80%。
相信動物協會創辦人郭璇因為自小喜愛動物,大學時從台大電機系轉至獸醫系就讀,並在台北的動物收容所擔任志工。大三時,她注意到校園內的流浪犬經常被捕捉並送往收容所,若無人領養,最終只能面臨安樂死的命運。這讓她深感不忍,於是開始與同學展開流浪犬絕育的行動,希望改變這些狗狗的結局。然而,僅憑六、七位學生的力量實在有限,他們一年最多只能幫助約800隻犬隻,但流浪犬在同一期間內可能繁殖出上萬隻幼犬,絕育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繁殖的速度。
郭璇2015年前往羅馬尼亞參訪,發現當地也以絕育作為控制流浪犬數量的主要手段,但成效的關鍵在於「短時間、大範圍」的實施,才能有效抑制犬隻快速繁殖。回台後,她成立「相信動物協會」,號召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從台北、基隆、桃園地區開始,系統化推動「高強度絕育計畫」,以更有力的方式回應日益嚴峻的流浪犬問題。
絕育不是孤戰:系統化行動壓制流浪犬數量
「高強度絕育計畫」自台北出發,逐步向外擴展,並非依照行政區設立優先順序,而是根據流浪犬活動範圍,依北北基、桃園、新竹等地的順序向南推進。
確定目標區域後,協會會先進行地毯式調查,盤點當地尚未絕育的母犬數量,據此調配人力與資源,並規劃絕育的時間表。除了主動向居民或民間動保團體收集情報外,協會調查員也會挨家挨戶拜訪飼主,主動說明免費絕育服務,「通常飼主聽到是免費的,都不太會拒絕啦!」郭璇笑著說。
對於街頭上的流浪母犬,協會會先了解是否有固定餵養者,再與其合作進行誘捕。完成誘捕後,犬隻會被送往配合的動物醫院進行結紮,同時施行剪耳、除蚤、疫苗接種、晶片登記等流程,待術後恢復後,再放回原地。
此項計畫自2016年啟動以來,至今已絕育超過兩萬七千隻母犬。根據新北市2025年最新數據,協會在七年內成功使流浪犬數量減少45%。目前,「高強度絕育計畫」已推展至新竹地區,持續深入各地,與時間賽跑,爭取更多犬隻免於流浪與繁殖的命運。
失敗、碰壁、轉機:一場從台大出發的動保行動
郭璇在台灣大學推動流浪狗絕育與管理計畫初期,成效顯著。校園內狗隻數量可控,結紮作業與零撲殺進行順利。然而,當她試圖將這套經驗移轉至校外社區時,兩個重大問題接踵而至。
首當其衝面臨的便是制度與現實環境的落差。與學校內部的單純環境不同,社區與公部門對流浪動物議題的理解不一。郭璇試圖與里長、軍營單位等地方組織溝通,推動絕育措施,但頻頻受阻。相關單位不接受原本在校園內進行的做法,加上當時動物保護法規尚未支持零撲殺政策,台北市動物保護處也難以全面配合協會的推動計畫。當時的制度使協會無法擴展其模式,也無法獲得政府資源協助。
而解方超出想像,來自於社會氛圍的轉變。2013年,紀錄片《十二夜》上映,喚起社會對流浪動物命運的關注。民意壓力促使政策調整,2015年動保相關法規修法成功,確立零撲殺政策目標。台北市動保處此後主動與協會合作,推動區域性結紮與照護政策,使原本難以推行的方案有了制度上的支撐。
再者是流浪狗數量規模遠超預期。與台大校園內幾十隻犬隻不同,整個台北市範圍內的流浪狗數量龐大,民眾報案頻繁,但協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能回應的案件比例極低。若無法大規模進行絕育,只靠個案處理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此,協會擴大規模,建立制度化團隊,擁有約40名專職人員,並推動高強度絕育計畫。以台北市為起點,逐步擴展至新北、基隆、桃園。根據協會數據統計,此計劃使新北市的流浪狗數量在今年已下降約45%,顯示系統性與規模化的方式逐漸產生具體成果。
聚焦絕育實務:長期戰役中的務實選擇
截至當前,相信動物協會的工作核心仍集中於持續推動流浪狗的結紮計畫。郭璇表示,與其將資源投入在教育宣導,她認為提供實際的結紮服務對現階段而言更具直接效果,不僅有助於控制犬隻數量,也能減輕各地收容所的壓力。同時,透過提升獲取犬隻的門檻,也能限制不適任飼主的隨意飼養,建立一個較為穩定的犬隻管理機制、形成良性循環。
對於未來是否擴展其他領域的動保工作,郭璇表示目前尚無明確規劃。由於全台流浪犬總數仍相當龐大,全面推動大規模絕育本身已是一項長期且資源密集的工作。於現階段,協會仍將重心放在執行力與覆蓋率的擴大,希望透過穩定且持續的實務操作,為流浪犬問題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處理模式。
採訪側記:
從創辦人郭璇的口中,我們看見了一場從學生時期至今持續的努力、與她不可撼動的堅持與毅力。始於她對於狗狗的熱愛,在台大成立相關社團,出社會後仍持續在流浪犬領域深耕、創辦了相信動物協會。結紮計劃推動的過程是不易且坎坷的,因此協會的堅持與初衷令我們由衷感到敬佩。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