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上午種田下午開書店 戴金蜜實踐土地關懷

2025/10/08 16:41
1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陳安婷/台南市善化區報導】在台南善化,有一間關心環境與土地議題的獨立書店「種子書屋」。創辦人戴金蜜因為目睹家鄉土地遭受污染,使得農作物受損,社區生活也受到影響的過程,在年輕時便意識到環境議題的重要性。從文化部退休後,她選擇回到台南善化開設書店。在2022年以閱讀為起點,透過選書、舉辦讀書會與講座、設置公益二手書櫃,延續對土地、環境與公共事務的關懷。

↑種子書屋店長戴金蜜。攝影/陳安婷

戴金蜜出生於台南安定,家中務農,童年時的生活與土地緊密連結。隨著工業區開發進入家鄉,排放的廢水與廢氣造成農地污染,農作物的生長也受到影響。面對家鄉環境的變化,戴金蜜的父親曾站出來抗議,但過程中承受了來自工廠的壓力與威脅。就讀大學期間,她回家時會幫父親撰寫陳情書,協助社區表達對污染問題的訴求。

戴金蜜說:「我爸爸每天去抗議,沒有什麼媒體願意報導。我想說,如果沒有人要報,那就自己來當記者。」從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畢業後,她報考了記者職位但未錄取,之後曾回到台南從事貿易與民間企業的相關工作。直到大約二十八歲時,她報考公務員並錄取新聞局職位,進入政府體系工作,也曾外派南美洲擔任駐外人員。即使人在國外,她仍經常透過網路關注安定地區的土地與工業開發狀況,有時也會直接寫信向相關單位反映問題。雖然離開家鄉多年,但是對環境變遷的關注,始終沒有在她心中淡去。

2012年新聞局裁撤後,戴金蜜選擇進入文化部,是因為她對文化工作本來就有興趣,轉至文化部能更好地延續她過去的工作經驗,最後也在文化部服務直到退休。2020年退休後,她回到台南善化,使用姊姊提供的房子作為書店空間,於 2022 年開設「種子書屋」。

↑種子書屋外觀。攝影/陳安婷

書架內容聚焦環境文學與台灣創作

種子書屋的選書以環境相關主題為主,涵蓋大自然、生態、農業與食物等書籍,並擺放部分台灣文學作品,特別聚焦自然、氣味與土地的感知延伸。像是《療癒之島》從植物香氣出發,介紹台灣樹木的氣味特性,引導讀者以嗅覺重新連結身體與土地。《浮生:記一群守護水雉的身影》則記錄高鐵開發與水雉棲地保育的衝突歷程,呈現地方團隊如何協調經濟與生態的平衡。

除此之外,書店還有漫畫類的相關書籍,但僅限台灣創作者的作品,不會擺放其他國家的漫畫,像是謝東霖的《流氓書店》、阮光民的《用九柑仔店》等台灣作品都有在書架上。戴金蜜說:「因為日本漫畫太強了,大家的目光都在日本漫畫,就很少人會去看到台灣漫畫。可是台灣漫畫很多作品很棒,我是希望它們被看到。」她說明,店裡只擺放台灣漫畫,不擺日漫,如果有讀者想買日漫,她也只會個別幫忙訂購,不會放上書架。這是她希望讓台灣漫畫被更多人看見的方式。

↑書店裡的台灣漫畫。攝影/陳安婷

書店對社會與土地關懷的實踐

戴金蜜透過選書反映她關注的議題之外,她也以其他實際方式回應自己關心的環境與社會問題。其中一項實踐,是讓種子書屋成為在地小農平台「萬理綠」的取貨點,協助提供善化地區居民訂購友善農產品。戴金蜜會協助統計訂購需求、提供取貨空間,也熟悉各種產品內容。她說:「他們不是用大規模的方式,是慢慢種、慢慢賣,我就覺得要讓這些東西也被看見。」她相信這是一種實踐對土地友善的方式。

另外一個實踐是書店的「知識傳愛」二手書櫃。種子書屋的一個書櫃擺放著戴金蜜的二手書,這些書沒有標價。書架上放著一個小盒子,讀者可以自行決定要投入多少金額。戴金蜜每天登記收到的金額,三個月彙整一次,將所得全數捐給台南的家扶中心。她說:「你因為一本書獲得相關知識,可是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又可以去幫助一個弱勢家庭。」這項「知識傳愛」制度一開始只是個小嘗試,但她意外發現,客人多半都願意投入合理甚至偏高的金額。

↑種子書屋的「知識傳愛」二手書區。攝影/陳安婷

從陌生讀者開始 書店讓人與人慢慢靠近

書店也成為在地居民彼此認識的空間。在地居民蘇冠豪一開始是為了購書而走進離家近的書店,在幾次來訪後,戴金蜜主動邀請他參加讀書會。蘇冠豪說:「那時候有點猶豫,因為我在學校參加的讀書會都很嚴肅,有些人還會帶資料來準備。」但是,他還是決定加入試試看。讀書會其中一本書籍是《土壤的救贖》,談的是農業與土壤的議題,內容對他來說既陌生又艱深:「我根本沒種過東西,那些名詞我聽都聽不懂。」即便如此,他仍選擇留下來參與討論,一邊摸索一邊理解。如今,他會在空閒時參加書店的讀書會,也常在店裡與人交流。他說:「書店對我來講,更像是一個交朋友的地方。」

種子書屋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讀者,有些人的出現讓戴金蜜至今難忘。她回憶,有一次獨自顧店的時候,一位男子走進書店,頭上還戴著安全帽沒有脫下來,讓她一度緊張:「我當時還想說,如果他真的是別有用心的人,真的要逃命。」那位男子沒有多說話,只是安靜地在書架前挑了一本心靈類的書籍就結帳離開。幾天後,他再度回來,這次脫下安全帽,也開始和戴金蜜聊天,才知道他是南科的工程師。他提到那天心情不好,剛被長官罵,才決定來書店走一走。之後他陸續回訪多次,還會主動問她:「老闆娘,妳生意好不好?」後來也開始請戴金蜜推薦書籍,特別是台灣文學和推理小說。

↑種子書屋的環境照片。製圖/陳安婷

↑種子書屋的環境照片。製圖/陳安婷

↑種子書屋的環境照片。製圖/陳安婷

書店營業與生活之間的協調

種子書屋從選書、整理到接待,全由戴金蜜一人負責,她說:「最大的困難是時間不夠,因為只有我一個人做。」平日上午戴金蜜會回安定老家務農,下午三點後才回到善化開店,一週營業四天。雖然書店空間是由姊姊提供,沒有租金壓力,但營運仍需與生活密切協調。她形容,有時候家裡突然有事、身體不舒服,或是有其他突發狀況,都可能讓她無法按時開門營業。

對於未來,戴金蜜希望種子書屋可以開得更久一點,能持續運作,讓更多不同的人走進來翻書、聊天,並且也能持續透過書籍與交流,把對土地的關懷延續下去。

採訪側記

種子書屋位於民宅之間,對面是農田,是個清靜的地點,很適合休閒的時候來看書。店主戴金蜜小姐非常好聊天,除了書店的話題以外,還會分享之前的人生經歷,這些都是相當有趣的內容。如果有機會再次來到台南善化,還會想再次造訪這間令人心情愉快的書店。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