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的公民新聞、公共服務廣電(PSB)以及危機報導
台灣公視「PeoPo公民新聞」的創新嘗試,成功地打破公民新聞與公共廣電服務間的隔閡,大為提升公視報導災難與緊急事件的應變能力。 本專題報導利用PeoPo作為案例研究,探討從公共服務廣電(public service broadcasters, PSB)到公共服務媒體(public service media, PSM)的轉變過程中,PeoPo如何另闢蹊徑,透過海納百川的參與式互動,找到新聞報導的新方式。 從公共服務廣電(PSB)到公共服務媒體(PSM) 任何公共服務廣電的重要目標,都是希望能為各方觀眾提供中立正確的資訊。對於像台灣如此人口稠密、且易受天災侵害的地區,公共服務廣電至關重要的任務之一,便是要能夠觸達全民,提供關鍵、甚至是救命的資訊。 隨著電視台與多媒體平台與網路的數量不斷增加,能利用的媒介越來越多元,也讓觀眾群體愈趨破碎。對於公共服務廣電而言,也就更需要從傳統的電視平台,轉換到多媒體的取徑,以維持國內高比例的收看觀眾。 除了上述廣為人知的轉換論點外,對觀眾來說,網路參與式互動的好處(或Web 2.0)還在於能夠幫助公共服務廣電改革報導新聞的方式,特別是在自然災害發生之後。如日本與台灣這些好發地震與颱風的地區,公共服務廣電若無法提供正確、切合需要、具可靠消息來源的資訊,將會衝擊公共服務廣電的形象,並且可能導致長期的不信任。
儘管NHK的規模龐大,作為日本唯一公共服務廣電機構,擁有資金(2015年預算為6,831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701億元),並且被賦予預防與報導自然災變的任務,卻一直到這起事件之後,NHK才開始快速地擴張線上服務。然而,NHK與其他區域的廣播機構與觀眾的互動程度,卻遠遠不如台灣公共電視,尤其是在論及民眾主動提供訊息這一點時。 PeoPo 公共電視已經成為東亞地區高品質公共服務媒體的指路明燈。儘管與NHK以及韓國的KBS相比,台灣公視的預算相當有限,台灣公視卻不只停留在告知大眾資訊這樣的角色而已,更進一步透過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服務,讓觀眾成為新聞的主動提供者。 有鑒於社會大眾對於國內新聞環境充滿商業操作的不信任感,公視在2007年成立了PeoPo公民新聞平台。根據2003年的報導,47.4%的民眾並不相信電視新聞,抱怨新聞內容越來越接近廣告,而且經常利用腥羶色文化與操作分化來衝高收視率。
事實上,PeoPo給予報導者自我編輯權,並不須經過公視管制,便可發表新聞。有趣的是,因為PeoPo所提供的訓練課程,以及使用者都必須遵守的「公民記者自律公約」中的大原則,使得如此寬鬆的機制,卻鮮少被濫用。此外,實施同儕監督機制(peer-monitoring mechanism),如果有人對於文章內容提出異議,文章作者則會被請求重新思考並修改該篇報導。 PeoPo成員人數高速成長,說明了PeoPo不可思議的受歡迎程度。根據2014「公共事業詮釋的再想像」(RIPE)研討會報告指出,PeoPo註冊成為公民記者的人數,從2009年的3,412個人,到2013年達到7,368人。相對照於2009到2012年間,台灣專業記者的人數減少了10.1%,PeoPo公民新聞記者人數的增加具有非凡意義。 PeoPo的開放性與編輯權政策,讓它成為可靠的工具,公民藉由此管道讓政府及媒體承擔責任,讓公共電視得以提供真正廣納十方的公共服務。 正因為這些優點,當自然災害事件發生時,更凸顯出PeoPo的價值。 危機時刻 PeoPo在自然災害與緊急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深受國際肯定,許多公民記者的報導都被主流媒體所引用並做成專題報導。特別是在專業記者無法抵達的交通中斷區域,PeoPo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早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一位PeoPo使用者在東北角的宜蘭,記錄下颱風帶來的豪大雨以及損害,率先向大眾發布警訊。事後證明這是50年來最嚴重的一場風災。 前公視總經理馮賢賢指出,「早在政府意識到這場風災的嚴重性之前數小時」,也早於國內13個全新聞頻道,公民記者便已第一時間發佈報導。在台灣南部,PeoPo公民記者搶先上傳水災及溪水暴漲的照片,同時,在嘉義縣的公民記者,也捕捉到土石流駭人的速度與規模,遠遠早於主流媒體記者的採訪報導。
PeoPo沒有營利目的,也因此帶來相當正面的效應。當競爭激烈的主流媒體逐漸退燒,不再持續報導莫拉克風災的餘波時,PeoPo的公民記者仍舊持續報導災區的漫長災後重建,尤其是在鄉下與山間地區。這也確保了大眾能夠監督災後重建過程中的責任分工。
台南大地震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PeoPo卻收到36則在現場的公民記者報導。作為草根報導,這些故事即時更新,述說個人觀察,提供當地人的觀點。更重要的是,這些獨立的記者也拍下了與主流媒體迥異的影像,這些影像鮮少有機會被政府當局注意。雖然這些報導未必在一開始的地震報導就能夠派上用場,但長期下來,卻強化了在地發聲權。公共電視並引用PeoPo的素材,藉此進行後續報導與紀錄片製作。 請點此收看PeoPo台南大地震的精選報導 因應對於廣電組織日益蔓延的不信任感,以及觀眾轉用數位平台之後的後續結果,PeoPo的成長茁壯已成為台灣公視極為成功案例。將被動的收視觀眾,轉化成積極的製作人,公共電視不僅促進了民主課責,同時在面對危機、自然災害與緊急時刻的當下,也創造出一個極具成本效益的重要工具,不但提升報導品質,更擴大了資訊來源。 瞭解更多Peo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