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支持、稅收可期,還在等什麼?
隨著人口老化與醫療支出增加,台灣的控菸政策正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政府亟需尋求新的財源與更有效的公共健康策略,而加熱菸的出現、合法化與課稅政策,已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
對此,政府口口聲聲強調科學依據與健康政策;實際上,自2023年《菸害防制法》修法實施以來,主管機關卻遲遲未通過任何一個加熱菸產品的審查,幾乎等同於實質封殺,與立法初衷相悖,更違背社會主流民意。
根據2024年12月的民調顯示,有76.8%的民眾支持政府核准加熱菸產品上市,並立即開徵相關稅捐,以支援健保與社福支出;此外,另一項2024年8月的調查也指出,近九成的民眾認為政府應即刻收取加熱菸的菸捐與菸稅,作為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的財源。
這些數據皆反映了明確的社會表態:民眾普遍接受加熱菸的存在,在政府能有效監管與合理課稅下,人民期待有風險較低的替代方案,期望政策不再停留於否定式管制,而是進入科學管理與風險控制的階段;此外,民眾也普遍認同加熱菸的合法化與課稅政策,並希望政府能夠迅速完成相關的健康風險評估與審查程序。
然而,審查至今已持續超過兩年,卻尚未有任何一項加熱菸產品通過審查,導致合法產品無法上市,反而讓非法水貨充斥市場,政府無從監管,也無法保障消費者健康,更造成稅收流失,讓控菸政策陷入制度性虛無。
如果政府堅持用時間拖延審查,只會讓更多消費者流向來路不明、品質難以控管的地下市場,這不但讓消費者權益受損,也將使國庫失去數百億稅收,更讓真正的控菸目標淪為空談。
如果政府真正關心人民健康與公共財政,就不該讓民意被忽視、讓制度被荒廢,反而應該正視民意與科學證據,儘速完成加熱菸產品的健康風險評估,並建立透明、科學化的審查制度;同時,應透過有效的監管與課稅政策,保障公共健康,增加稅收,並用於社會福利體系,回應民眾的期待與需求。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