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金 × AI】雙引擎開啟綠色建築新賽道
建築業決勝2050的秘密武器曝光,他說:「轉得快就是領頭羊,不轉就是被市場淘汰。」
「你現在還不轉型,未來只會變成被淘汰的那一個。」3月27日,在台北市建築交集會三月份例會上,一場關於「綠色建築新賽道」的專題演講吸引了現場爆滿。主講人是建築界著名淨零碳推手的——楊謙柔博士,目前是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產學創新學院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也是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創會理事長,曾任台北市建築交集會第30屆理事長。
在這場題為〈綠色建築新賽道!建築產業如何翻轉競爭格局?〉的演講中,楊博士從政策、產業趨勢、技術應用與資本策略等四大角度,系統性地拆解出建築產業如何「低成本高效」達成淨零目標,以AI、綠色金融雙引擎,幫助產業先進們用最低成本搶佔淨零商機並在此波轉型潮中彎道超車。

20250327-台北市建築交集會三月份例會邀請楊謙柔博士演講〈綠色建築新賽道!建築產業如何翻轉競爭格局?〉
綠色轉型,不再只是道德義務,而是生存關鍵
「建築是碳排大戶,占了全台年排碳量約38%~40%。這場賽局不是選擇題,是必修課。」楊博士開場指出。
根據IVSC(國際估價標準委員會)研究顯示,全球租賃市場已有明顯分水嶺:具ESG評級的綠建築租金溢價10%以上,空置率更低、成交更快;反之,被視為「非綠」的舊型建築則出現所謂「Brown Discount」(褐色折價),估值可能折損10%以上。
不只租金與市值,融資也出現分歧。「愈來愈多銀行針對綠建築提供低息專案貸款。業者若能證明減碳績效、符合綠建標章,就能獲得更低資金成本、更高成數、更長寬限期,這正是企業轉型的第一張門票。」
第一引擎:綠金啟動,將轉型成本轉為資本優勢
以近期冠德建設與兆豐銀行簽署的「台電北儲都更案」為例,楊博士指出,該案為國內首宗公辦都更案成功取得高達76.52億元的ESG永續連結貸款,條件綁定包括綠建築、智慧建築、經第三方認證用電、用水、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等ESG永續指標。。
「你不是蓋一個房子就好,而是要說服銀行、投資者、消費者:這個建築是真正的低碳未來。」他強調,政府提供的中小企業低碳貸款、綠色債券、碳權收益等,都可成為企業整合轉型資源的資本工具。
這意味著,只要你做對方向,不僅不會增加成本,反而會擁有資金槓桿優勢,在同樣競標案中搶得先機。
第二引擎:AI智慧升級,讓建築從「耗能體」變「節能腦」
「數位轉型不是選配,而是核心。」楊博士強調,AI已經徹底改變綠色建築的技術邏輯。從設計到營運、從建材選擇到能源調度,AI都可以大幅提升效率、降低碳排。
簡報中指出,AI在綠建的應用包括:
- 智慧能源管理:根據天氣、人流與使用習慣即時調控空調、照明,節能達30%以上。
- 建材選擇最佳化:AI可根據碳足跡與壽命週期自動篩選建材組合,協助業者做出最低碳選擇。
- 設計模擬與生成:利用生成式AI,設計師可以在短時間內模擬上千種方案,包括採光、通風、能耗預測,大幅減少試錯成本。
- 碳排數據追蹤與ESG報告自動化:AI系統可追蹤建築即時碳排,並生成具備審查效力的ESG報告,方便因應法規與競標需求。
這些智慧升級,不僅提升了建築效率,也增加了品牌溢價與市場接受度。
楊謙柔的行動呼籲:未來5年,關鍵就在現在
簡報的最後,楊博士丟出一句震撼話語:「未來5年,不轉型的企業將失去競爭力。」他指出,目前政府提供高達3,500萬的低息轉型貸款,再搭配AI工具,企業幾乎可以用最低成本實現能源轉型與碳排控管。
在AI × 綠金雙引擎驅動下,建築業不再只是砌磚築瓦的工藝,而是整合科技、金融與永續的系統平台。誰能及早部署、整合跨域技術與資金槓桿,誰就有可能在未來10年的房地產市場中,率先彎道超車,成為新世代的永續贏家。

楊謙柔博士說「綠色建築:未來已來」,我們一起用AI x 綠金雙引擎共創永續未來

台北市建築交集會第31屆理事長蔡名峻先生頒發感謝狀,感謝楊謙柔博士帶來精闢演講
[台北市建築交集會介紹]
交流集思 集思廣益
三十多年前,一群建設公司的經理級從業人員,相約每個月聚會交流以集思廣益而創立了「台北市建築交集會」,爾後三十多年來經由會員的努力,當年的經理逐漸升級為公司之經營階層,而會員層級也逐漸擴大為建築相關行業,並於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正式向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立案登記,成為台北市除了建築投資公會外第二個立案登記的建築相關社團。

台北市建築交集會成立宗旨「交流集思、集思廣益」,每個月固定聚會學習

當日並為三月份壽星慶生,並為四月份壽星暖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