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農園 長者健康在地養老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長輩專屬「開心農場」 沈浸種植樂趣

NS

(以前身體不好)

(走出來啊就身體好了)

OS

在井然有序的農田裡

長者彎著腰

辛勤的整理自己的田地

這裡是位於高雄市梓官區

蚵仔寮漁港旁的銀髮農園

在這裡

多數的長者皆已退休

來到這不只發現農作的辛勞

也看到自己的改變

Super1:銀髮農園長輩 閻雷

我來到這邊真的身體變很好

以前 以前 我以前是120公斤啊

現在變成差不多

我自己估計啦

8 90(公斤)而已啦

大概啦

OS

退休後的閻雷

因照顧太太而疏忽了自己的健康

太太過世後就來參加銀髮農園

在這除了能流汗

也能讓自己的精神變好

而像他這樣的長輩

並不是少數

Super2:銀髮農園長輩 吳宜蓁

我做小工我做土水

腳不舒服就沒有做了

啊出來走一走身體比較好

腳會快點好

OS

原本只是陪同丈夫一起參與

沒想到因為農園

也讓自己的身體漸漸變好

除了已退休的長輩外

平時要上班的楊玉君

都利用自己下班後空閒時間

來農園照料自己的作物

Super3:銀髮農園長輩  楊玉君

我花的時間比較少

因為我白天在上班

主要的意義是

來 邊看邊學

OS

因為銀髮農園將兩塊地設立在一起

使這些銀髮農民們不只是自己耕作

也可以和農園裡的鄰居更親近

Super3:銀髮農園長輩  楊玉君

我們這邊的人齁 都很好

有什麼菜大家都會分享

不會說 啊我種什麼 我不會給你們什麼

都不是這樣

標二:為漁民朋友 創辦劦助慈善會

OS

距離銀髮農園不遠的地方

與農園一樣

是由當地漁民李協山

創辦的劦助慈善會

這也是高雄第一個

民間經營的銀髮農園

盼望能讓在地阿公阿嬤耕種兼運動

開心的在地養老

Super4:劦助慈善會總幹事 楊麗女

其實我們理事長他創這個會

最主要就是說

他們有一些很好的朋友

然後都是在賣魚

對 那賣魚的話

就是 賣魚休息的時間

有些人就會去賭博啊 去玩啊

那他覺得很可惜

對 所以說他就是

起先就是邀了一些三五好友

就成立這個我們劦助慈善會

 

 

標三:超高齡社會來臨 農漁村首當其衝

OS

台灣在2026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也是全世界老化最快的國家之一

屆時每五個人裡就會有一位長者

而高雄的蚵仔寮也即將邁入超高齡社區

根據高雄市113年3月的人口資料

蚵仔寮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已達百分之18.4

因此健康的在地養老更為重要

標四:關懷據點課程多樣 長輩重拾笑容

OS

除了農園以外

慈善會也設立了C級巷弄長照站

這裡也是曾經的烏魚文化館

因使用率較低

決定活化此空間變成關懷據點

而這裡也安排了許多課程給長輩參與

NS

(伸前面一點)

(好來吐氣吸氣拉高)

Super5:劦助慈善會長輩 蔡水忍

我的心情比較開朗

還有跟別人比較可以互動(嘿)

可以看到別人的時候可以

可以覺得我可以去幫助他

也可以說他幫助我

Super6:劦助慈善會長輩 黃金成

我如果說時間到了我就會來

我們可以很多人在這互動啊

聊天啊 生活生活

可以和人聊天有的沒的

這樣才不會像我們我們在家都看電視

來這裡才有一般的活動啦

NS

(最後一個來吸氣)

(好來吐氣)

OS

在這裡

每個人都跟著老師的步伐

手也跟著節奏擺動

就算腿不方便的長者

也會在椅子上跟著律動

這樣的課程設計

對於長者的幫助是什麼呢

Super7:高齡長者瑜伽老師 卓欣怡

基本上我們設計課程的原則

就是主要是針對呃老人家

第一個他的心肺功能

然後再來就是他的肌耐力

對然後再來就是反射動作的能力

那這三個部分是我們

設計動作的原則跟方向

那因為希望在老人家

雖然年紀慢慢大了

但體力逐漸下降的這個狀況下

在他能負荷的範圍內

還是可以維持一定的心肺功能

肌耐力不要下滑的太快

然後還有日常生活當中

如果有遇到一些突發狀況的話

身體也能夠有即時的反應力

NS

  (可以回來丟球了)

(不能用手喔)

OS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

許多長輩在劦助慈善會的幫忙下

開始培養新的興趣

也認識到更多新的朋友

都希望能讓自己往後的人生變得更有滋味

採訪撰稿 賴映如

攝影剪輯 蘇裕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33則報導
2,985則影音
57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力抗罕見白血病 用「美人腿」走出奇蹟

2024-06-05
瀏覽:
3,930
推:
1
回應:
0
5:52

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2024-06-02
瀏覽:
3,674
推:
0
回應:
0
3:06

百年工藝迎新生 漆藝走入你我生活

2024-06-02
瀏覽:
3,871
推:
0
回應:
0
1:40

鎔金薪傳 溫清隆金工之路

2024-06-02
瀏覽:
3,004
推:
0
回應:
0
5:20

化災為福 以原生種重新站起

2024-06-02
瀏覽:
5,912
推:
2
回應:
0
1:40

泥作工藝—傳統技藝的亙古之美

2024-06-02
瀏覽:
4,220
推:
0
回應:
0
1:37

越式洗髮盛行 一條龍服務超吸客

2024-06-02
瀏覽:
2,620
推:
1
回應:
0
1:39

精雕細「啄」排灣族圖騰 塗南峰藉木雕重獲新生

2024-06-02
瀏覽:
6,426
推:
0
回應:
0
1:34

高齡劇團偕青年 懸絲技藝盼流傳

2024-06-02
瀏覽:
3,028
推:
0
回應:
0

銀髮農園 長者健康在地養老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764篇報導,共12,8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764篇報導

12,8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