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合一藥瓶 解決在外受傷不便性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林家嫻、廖育偲 / 台北市報導】臺灣科技大學學生劉詩瑜二〇一五年暑假到新加坡旅遊,穿皮鞋走太多路,造成腳後跟受傷。當時出門在外,隨身只有攜帶優碘,無法妥善地處理傷口,讓她深刻體會到,出門旅遊難以一次帶齊所有藥品,十分不便。因此觸發她與臺北科技大學學生楊博荏,一同設計出多合一的智能醫療噴罐Cureme,嘗試有效解決出門在外,以及登山時可能受傷的突發狀況。

 

Cureme設計者楊博荏(圖左)、劉詩瑜(圖右)合影。 攝影/廖育偲

多合一智能藥罐 滿足外出傷者需求

背包客外出旅遊,經常會遇到需自行處理傷口的狀況,但因人在異地,不容易及時找到醫院及藥房。醫療用品種類繁多,受限於背包容量限制,無法攜帶齊全,在沒有正確處理傷口下,極可能會造成傷口惡化。

Cureme是一款針對外出旅行者,緊急處理傷口的醫療產品,整體是以硬體為主,軟體為輔的設計,結合App以智慧化的方式幫助使用者,診斷傷口與用藥建議。這項設計依據基本處理傷口常用的藥品,包含傷口消毒、清洗、蚊蟲叮咬、消炎藥、水凝膠、防水隱形膠等,加以卡匣式設計,讓使用者容易補充替換。

 

Cureme卡匣式藥劑的設計,方便使用者補充所需藥品替換。 劉詩瑜提供

噴霧式清潔傷口 整合用藥流程

一般在受傷的情況下,會使用棉花棒和一些親膚的藥品來觸碰傷口,但其實在處理時容易碰到傷口,造成惡化,這項設計以噴霧式的按壓設計對傷口進行噴灑,可以將殘留在傷口上的粉塵吹走,避免直接接觸傷口,讓傷口不會有再次感染的問題產生。參考類似印表機多合一的功能,將清水、消毒到上藥的藥劑與用藥流程,全數整合至多功能的噴霧藥罐中,加上瓶身扣環設計,方便出門攜帶,以及應付緊急狀況時使用。

在出門前準備好需求的藥瓶,先將瓶身底部打開,將卡匣式的藥劑裝入瓶身裡面。藥瓶備有紅外線功能,可以針對傷口進行掃描,透過內建數據庫做圖像偵測分析傷口,並於APP顯示評估傷口適當的噴幅及藥劑量,以及指示正確的上藥步驟,依照不同傷口狀況,引導使用者控制噴塗時間與劑量。 接著,按壓瓶身上的按鈕,瓶身內的墊子推閥,透過開啟不同的閥門替換藥劑,便可依序對傷口進行清洗、消毒、消炎、包紮等,一步步做噴灑的處理,避免錯誤用藥造成的二度感染。

 

智能醫療噴罐Cureme。 劉詩瑜提供

結合APP科技 滿足個人化需求

Cureme設有紅外線掃描鏡頭遠端遙控功能及個人管理系統。當受傷在難以上藥的部位時,可將它藥罐置於傷口前,同時透過手機APP連接掃描鏡頭定位傷口,APP同步顯示,使用者遵循上藥步驟,以遠端搖控上藥。另外,使用者可以透過APP上的藥品資訊得知藥品狀況,紅色代表藥品將用盡;黃色代表藥品已過期;藍色代表藥品正常供應。APP也會依病歷記錄提醒使用者定時換藥,包含傷口嚴重性評估與建議、換藥時間計時、已完診記錄等個人化的服務。

設計加入紅外線掃瞄鏡頭感測裝置,可以偵測傷患的傷口狀況,以及藥物是否有過期變質的情況產生,同時也會提高相對的成本與技術面可能遇到的困難。若是可將電池與需要較多電力的裝置捨棄,內部單純採用機械結構,使用者自行轉動藥匣轉盤換藥,解決需要高成本、高技術的問題。

前輩提供建議 開創設計新通路

設計者在奇想設計大賽的過程中,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輩表示,該產品的外型相當的摩登簡約,並在受傷的情境與解決方案上,細膩表現設計巧思。他建議設計者,可以跟一些運動品牌結合,加入前衛的配色,或是圖騰的搭配。另外,也建議將這項產品設置於觀光區的租賃站,以及公共場合的急救設備。Cure me已獲奇想設計大賽優勝、台灣國際學生設計競賽最終決選獎,目前正在計畫量產階段。

延伸閱讀

創傷清洗器 用超音波清潔傷口

顯微手術 傷口重建的救星

醫療機器人 將代替傳統輔具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3,999則報導
2,105則影音
66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0

醫樹的人詹鳳春 強調自然拒絕灑藥

2023-03-21
瀏覽:
544
推:
0
回應:
0
3:13

臺語歌手張雅淳 以月琴彈唱島嶼故事

2023-03-03
瀏覽:
4,142
推:
0
回應:
0
2:18

城市中的老角落 歷史集散地「怪奇館」

2023-03-02
瀏覽:
3,821
推:
1
回應:
0
2:36

李岳軒 以媒體力量關心「移人」在臺處境

2023-03-01
瀏覽:
5,058
推:
7
回應:
0
2:06

寶貝潛能發展中心 守護慢飛天使的成長

2023-02-28
瀏覽:
4,165
推:
9
回應:
0
3:14

日光之家 幫助更生人與社會接軌

2023-02-28
瀏覽:
5,601
推:
29
回應:
0
2:39

基隆和平島公園團隊 開創永續旅遊島

2023-02-10
瀏覽:
7,587
推:
11
回應:
0
3:07

吉娃娃長期照顧協會 救援送養小型犬

2023-02-09
瀏覽:
6,157
推:
1
回應:
0
2:00

打造綠色廊道 傅玲玉美化災後汐止河岸

2023-02-08
瀏覽:
6,253
推:
0
回應:
0
3:09

半伴共居 讓漂泊青年在城市也有家

2023-02-07
瀏覽:
4,952
推:
2
回應:
0

多合一藥瓶 解決在外受傷不便性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6,987篇報導,共12,20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6,987篇報導

12,20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