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溝二手屋——舊物與人生的第二次機會
這次來到台北萬華這處由張貴智與蕭世廷共同經營的大水溝二手屋
公民記者李翊榳/台北報導
電器故障、無法使用時,你的選擇是什麼呢?是買一台新的,還是找人維修?在修繕費有時不比購入新機來得划算的時代,許多人或許會直接淘汰原本的電器。但是,在萬華的一個地下室,卻有這麼一個空間致力於舊物再生,利用一雙巧手,恢復家電的生命力。而他,就是大水溝二手屋。
創辦人 張貴智:「那我們做這些事情呢,其實都希望說,我們看到有些物品可能就只是狀況差一點點,或是有一個很小一點小問題,透過一點努力就可以解決。那我們就是想讓這些物品有再一次可以再重生的機會。
那我們認為其實物品的擁有者還是人嘛,所以人跟物品其實中間還是有很多關係跟故事的。那就比如說呢我們有遇到一個阿媽,他就把他的打字機給我們。他就說他的…這是從他大學用到現在的打字機。但是他覺得他可能過世之後他的後代可能不會好好的使用它或是會想把它丟掉。因為他有看到說他們不太尊重他的東西。所以他想說就把一些他比較寶貴,想要被好好對待的東西就把他給我們。那我們就保證說我們會好好對待這台打字機,會給它比較需要或者比較珍藏的人。」
顧客 李小姐:「那因為家裡面一定都有一些捨不得丟掉的家電用品,所以就整理了一下拿過來,然後請他們幫我們修理。就希望就是舊的東西能夠重新再使用。」
除了資源再生,大水溝二手屋也是社區弱勢族群就業的中繼站。他們利用二手屋的空間,培力單親婦女、無家者等等的工作技能,協助他們養成工作習慣,以在未來順利進入職場就業。
員工 不倒翁:「就是不倒翁幾年前就是食飽閒閒無代誌,那經過社工介紹我來這邊。所以我就來這邊學習做事情。」
在這個講求效率與汰舊換新的時代,大水溝二手屋卻選擇走上一條溫柔而堅定的路。在這裡,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第二生命。每樣物品,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被聆聽。這裡不僅是一間二手屋,更是一間搭載生命溫情的故事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