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挑戰:新艦「西拉雅號」命名 注入文化信念提升前線戰力
守護藍色國土最前線
2000噸級高緯度巡護船命名「西拉雅號」
管碧玲主委:海巡以堅定信念迎戰灰色侵擾
【台北訊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2000噸級高緯度巡護船命名典禮於今(1)日盛大舉行,正式由總統親自命名為「西拉雅號」,成為我國海巡史上第一艘以原住民族族名命名的艦艇。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Kuan Bi-Ling出席時強調,在當前中國持續對我國進行灰色侵擾與壓力的嚴峻時刻,「西拉雅號」的啟航不只代表裝備更新,更是向海巡同仁注入「堅持可以改變命運,信念可以實現正義」的關鍵精神。
管碧玲主委指出,海巡是海上最前線的守護者,面對複合式挑戰,海巡團隊正依循總統指示,邁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四大目標。她強調,2000噸級的「西拉雅號」擁有高緯度巡護能力,將顯著強化我國在遠洋和重要海域的巡防能量,落實海巡「在風浪中堅守、在挑戰中前進、在信念中團結」的承諾。
承先啟後
兩大造艦計畫並行 確保國土安全不間斷
命名典禮標誌著我國海洋國土防衛體系的重要里程碑。管主委提及,隨著4000噸級巡護船最後一艘「臺北艦」成軍,以及第一艘5000噸級高緯度巡防艦的命名啟動,海巡署的兩大造艦計畫成功做到承先啟後。新一代遠洋艦艇的加入,不僅展現技術進步,更凝聚了國家意志與人民信念,為海巡同仁提供更堅實的後盾。
管主委藉此機會向全體海巡弟兄姊妹致上最深的謝意,讚揚他們是守護這片藍色國土最值得信賴的力量。她表示,只有在信念中團結一致,才能有效守護臺灣的尊嚴與安全。
以史為師
命名背後的「人權」與「尊嚴」價值實踐
管碧玲主委特別說明,此次以平埔族群「西拉雅」為名,是歷經三十餘年奮鬥,終於迎來《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通過的價值實踐。命名象徵著對臺灣文化之根的延伸,將臺灣文化的驕傲與歷史記憶的定錨延伸至海洋。
主委特別邀請代表族人推動釋憲、堅定守護文化與身分的萬淑娟女士為新船擲瓶,表達最高敬意。同時,主委感謝賴清德總統在其擔任臺南市長任內,即率先將西拉雅族列為「市定原住民族」,並公開呼籲中央承認其身分,強調「正名是人權,也是尊嚴」。這份決心奠定了中央改革的基礎,並最終促成了國家法制的變革。
文化植入
在嚴峻防衛中追求心靈洗禮
管主委最後分享,她熱愛將文化工作融入嚴肅的防衛體系。繼以臺灣芭蕾舞團舞蹈辦理艦艇除役典禮後,今日邀請西拉雅文化復振的Onini合唱團開場,並命名「西拉雅號」,成功地在緊繃嚴峻的防衛體系中植入文化洗禮,讓她心中感到特別歡喜,也藉此彰顯臺灣是個以文化為榮、以歷史為師的民主國家。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