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大溪木博館 拾年有承

2025/08/21 07:29
18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大溪木博館生活及博物館實踐十年

匯聚木藝文化 與社區力量推動「地方文化館」和「社區參與式博物館」

我們主要是因為慶祝木博館的十周年慶

這十年來在做什麼

十年來在這裡默默的一直在為大溪的文化歷史打拼

除了公有館舍以外

還有街角館還有共學夥伴

還有很多很多加入的志工

我自己本身也是志工行列之一

隨著木博館成立十年

我也在木博館當了十年的志工

我希望會有更多的人加入

加入我們這個大家族

共同來為大溪的文化跟歷史還有產業發聲

自2014年開館以來

以分散式博物館的創新模式

生植於大溪的老城街區

透過保存木藝工藝活化歷史建物

並攜手在地居民共創文化空間

2025年剛好第十年

其實這十年裡面我們其實一直都在鼓勵居民

一起參與經營博物館

所以這十年來累積了很多精彩的內容

其實不只是我們自己博物館

從一棟一號館到現在有13棟的建築都開館了

居民的空間包括有很多的街角館

今年也有49個街角館參與

為慶祝十周年

木博館特別規劃十年木藝共作時光系列活動

透過與居民的長期合作

博物館結合了文化資產活化

社區參與公眾教育等成為全台具代表性社區型博物館

我們覺得在木工藝這樣的基礎之上

其實應該是要邀更多的人喜歡工藝的人來到大溪

而且我們工藝之城裡面最強調的是什麼呢

就是要體驗工藝生活

就是說來這裡不是只是把工藝作品

或是家具買回家

而是走進來學習木的知識

學習各種工藝生活

就是那樣子的生活可以透過體驗和學習

還有自己動手做

來創造自己生活的美好的感覺和價值

跳脫傳統封閉館舍的思維

將多處歷史建物轉化為展覽場域

交流與學習空間

成功串聯大溪老街的文化網絡

十年來博物館陸續修復

原大溪國小日式宿舍群

公會堂、一號館等重要歷史建物

並開啟木藝保存與教育推廣

促進傳統工藝的現代應用與永續發展大溪木博館生活及博物館實踐十年

匯聚木藝文化 與社區力量推動「地方文化館」和「社區參與式博物館」

我們主要是因為慶祝木博館的十周年慶

這十年來在做什麼

十年來在這裡默默的一直在為大溪的文化歷史打拼

除了公有館舍以外

還有街角館還有共學夥伴

還有很多很多加入的志工

我自己本身也是志工行列之一

隨著木博館成立十年

我也在木博館當了十年的志工

我希望會有更多的人加入

加入我們這個大家族

共同來為大溪的文化跟歷史還有產業發聲

自2014年開館以來

以分散式博物館的創新模式

生植於大溪的老城街區

透過保存木藝工藝活化歷史建物

並攜手在地居民共創文化空間

2025年剛好第十年

其實這十年裡面我們其實一直都在鼓勵居民

一起參與經營博物館

所以這十年來累積了很多精彩的內容

其實不只是我們自己博物館

從一棟一號館到現在有13棟的建築都開館了

居民的空間包括有很多的街角館

今年也有49個街角館參與

為慶祝十周年

木博館特別規劃十年木藝共作時光系列活動

透過與居民的長期合作

博物館結合了文化資產活化

社區參與公眾教育等成為全台具代表性社區型博物館

我們覺得在木工藝這樣的基礎之上

其實應該是要邀更多的人喜歡工藝的人來到大溪

而且我們工藝之城裡面最強調的是什麼呢

就是要體驗工藝生活

就是說來這裡不是只是把工藝作品

或是家具買回家

而是走進來學習木的知識

學習各種工藝生活

就是那樣子的生活可以透過體驗和學習

還有自己動手做

來創造自己生活的美好的感覺和價值

跳脫傳統封閉館舍的思維

將多處歷史建物轉化為展覽場域

交流與學習空間

成功串聯大溪老街的文化網絡

十年來博物館陸續修復

原大溪國小日式宿舍群

公會堂、一號館等重要歷史建物

並開啟木藝保存與教育推廣

促進傳統工藝的現代應用與永續發展


你可能也會喜歡

不一樣的削磨時光

斛痴
2,957 0 5

節日習俗愛心粽

斛痴
4,336 0 1

大溪 創意豬公

斛痴
6,428 0 4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