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美術館化身機場航廈的感官之旅 重啟當代移動想像
當美術館成為機場 帶你墜入飛行的夢境
北師美術館化身為一座機場航廈,觀眾踏入展場彷彿是一場登機前的夢境。在動線中經歷聲音、光線、影像與雕塑交織出登機前的狀態,讓人同時感受到期待與焦慮。
展覽工作人員 汪晴
三樓的塔的預言創作者
本身是出生在桃園的大園
關於機場拆遷
對原本的就是居住的人的權益會有一點影響
國家徵收用地
那原本住在這裡的居民就必須被迫的離開
不光是桃園機場有這樣的狀況
他提出另一個部分就是成田機場
也有同樣的狀況
有所謂的釘子戶的
好像成田機場也是
因為他們的生活品質的關係
所以沒有辦法二十四小時營運
創作者本身他有去成田機場
當時他就是去尋找一個塔
其實現場還看得到塔的遺跡
關於居住爭議的議題
以及關於交通運行這麼方面
犧牲部分人的權益等等
在這個作品裡面包含台灣跟日本
都有做這樣子的呈現
以航廈為場景 進入登機前的半夢狀態
以天空、飛行、航空、機場為策展概念。以亂流為隱喻,象徵人在面對全球流動與資訊過載時的精神狀態。透過這場沉浸式航程暫時離開現實,讓觀者在夢境邊界中的藝術航線中,重新思考飛行的意義。
民眾 賴小姐
我特別喜歡糖蜜酒精櫥的作品
因為我覺得他很特別
就是剛剛導覽員有講到說
你在後面的鏡子上面
從左邊到右邊從右邊到左邊
可以看到你是由胖到瘦由瘦到胖的差別
但他就是對應到上面
蔗糖的那個糖的濃度來去做調整
所以我覺得這個巧思很有趣
民眾 王小姐
印象深刻的作品是
那副有很多東西疊堆成的那種作品
那我覺得他想呈現的就是說
現在就是很多資訊會一直影響你
不同國籍藝術家 共創飛行經驗
匯聚來自台灣、香港與南韓的九位藝術家,從多重文化視角出發,共同探索當代飛行經驗的象徵與矛盾。飛行不再只是移動的技術,更是一種感知的轉換。
華岡新聞 洪詣忻 陳佩渲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