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堅持卡榫不用釘 張鐘祺手作木桶傳絕藝

2025/07/18 21:00
2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卓恩彤、陳奕寧/新北市三峽區報導】位於新北三峽的鐘元興百年手工木桶店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現在由第六代傳人張鐘祺掌舵。張鐘祺自1971年學習木桶製作,堅持純手工工藝,講求適材適用與設計美學,讓木桶不僅實用且富有文化價值。走進店內,撲鼻而來的是濃郁溫潤的木頭香,空間裡充滿著木板被細心打磨、敲擊的節奏聲,與木頭摩擦的聲音交織,讓人感受到張鐘祺對每一個細節的用心與堅持。

↑師傅張鐘祺製作木桶。攝影/卓恩彤

台灣在1970年因環境保護及森林資源保育,逐步實施伐木管制與山林保育政策,限制砍伐天然林。這使得傳統以天然材料製作的竹器或木桶產業受到衝擊,原本以竹器為主的產業因竹材供應有限及塑膠替代品興起而衰退,轉而使用經過合法管理或人工栽培的木材製作木桶。張鐘祺家族早期便是以製造竹器為主,面對產業的轉變與原料限制,以及政策的改變,才開始轉型木桶製作。

張鐘祺說,他從小對木頭情有獨鍾,11歲開始摸索學習木桶工藝,而後四處拜師請教學藝,在成年時能獨立做出一個木桶。張鐘祺花費多年時間復刻古法,還在缺乏合適的工具時自行製作,堅持以傳統卡榫技術拼接木板。他認為木桶製作融合結構力學、幾何學與美學,製作過程繁複且需要極高的專注度,挑戰性高但完成的成品很美,帶來成就感。

傳統工藝的學習與堅持

學習木桶工藝的過程極為艱辛,他認為最困難的挑戰之一是磨刀,木材有順紋和逆紋之分,刀具如果磨得不夠鋒利或角度不對,刨削時容易插刀傷害木頭,導致成品不平整,磨刀本身非常耗時且需要精準,這讓他一度感到非常沮喪,因為光是磨刀的時間就佔據了大量精力。張鐘祺說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磨練,練熟了就學會了,後來終於能有效控制刀具的鋒利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刨削時傷害木材,確保成品的平整。

除了磨刀,木板拼接時的角度計算也極具挑戰性,每片木板的角度必須精確無誤,才能讓接合處貼合,拼接圓形或橢圓形的桶身,有任何誤差木板就無法完整銜接,影響整體結構的穩固與美觀。張鐘祺驕傲的表示,他在計算木板角度的參數上從未出錯,每當製作木桶時,張鐘祺會利用師父與自己摸索出來的製圖技巧,先衡量木板的角度與形狀,並在腦中模擬木板拼接的立體結構。這些精細的製圖流程,張鐘祺因為經驗的累積,他甚至閉眼也能畫出拼接圖,顯示他對每片木頭的拼接有很強的概念。

這些繁複而細膩的工序,讓學習過程中充滿挑戰,但張鐘祺憑藉對木頭的熱愛與興趣,能夠廢寢忘食的投入磨練,克服了這些困難。

↑師傅張鐘祺進行打磨工序。攝影/卓恩彤

手工木桶的製作工序

張鐘祺透露,製作一個好的木桶首先要挑選質地堅硬且含油脂豐富的木材,如橡木、杉木等,這些木材耐水耐用且有良好的香氣。木材需經過風乾或自然晾乾,避免含水率過高導致成品變形。將木材裁切成適當的長條,使用刨刀或刨床手工刨削,使木板厚度均勻且表面平滑。刨削時須順著木紋,避免逆紋造成裂痕或不平整。木板兩側邊緣修整成特定角度,確保拼接緊密,角度的精準度會直接影響桶身密合與結構穩定。

利用傳統榫卯或卡榫技術,將木板一片片拼接成圓形或橢圓形桶身。拼接過程中需用木楔或夾具固定,確保木板間沒有縫隙。將底板鑲嵌進桶身底部的凹槽中,底板與桶身間需完全貼合,才能防止漏水。用鐵箍或竹箍一圈圈緊箍桶身,並用錘子反覆敲打,使箍圈緊密束住木板,確保桶身結構穩固。箍桶是整個製作中最關鍵且費工的步驟。

最後對整個木桶進行細緻打磨,去除毛刺與不平整的地方,讓表面光滑且手感舒適。有些木桶會進行天然防水處理,如加熱使木材膨脹密合,或塗抹天然油脂,提升耐用度及防潮性能。

↑木桶製作順序。製圖/陳奕寧 (使用Canva製作)

↑牆上的海報展現師傅張鐘祺專注於木桶工藝的神情。攝影/卓恩彤

木桶工藝的推廣及期望

張鐘祺認為「傳承」這個字太重,會帶來無形的壓力,他覺得有興趣的人再去做比較好,不強求。過去他會開著大車載著木桶成品或半成品,到外縣市擺攤,通常選擇空曠但車多的地方現場製作。張鐘祺說,好的東西一定會吸引人的目光,路過的人會覺得奇怪,怎麼有人在荒郊野外做木工,於是會下車觀看並與他交談。當時網路不發達,廣告效果有限,但他相信好品質的產品不需要靠廣告就能吸引人。

目前店內僅有張鐘祺一人親手製作每一個木桶,由於工序繁複細膩,一個泡澡桶通常需耗時三至四天才能完成。即使訂單繁多,工作壓力不小,張鐘祺說他依然樂在其中,細細品味與木頭共舞的每一刻,將匠心與熱情注入每一件作品。

他認為,除了勤奮,眼光與鑒賞力也是關鍵。隨著時代進步,現代的人對工藝與藝術的欣賞力更強,當木桶兼具實用性與藝術價值,自然會受到喜愛與重視。正是這份對木頭與工藝的熱情,讓張鐘祺持續堅持傳統手工技藝,並相信木桶工藝仍有很大潛力與未來。

↑鐘元興百年手工木桶店的店面。攝影/卓恩彤

採訪側記

在採師傅張鐘祺的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他對木桶工藝的熱愛與堅持。從他對每片木板角度的精準計算,到純手工製作的細膩工序,每一步都展現出他對傳統技藝的尊重與執著。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