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後龍踹拍 記錄珍貴地景過港貝化石  
  
      
        
          
      2021苗栗踹拍相關報導:
	https://www.peopo.org/tag/407610
歡迎收看PeoPo Webcast,2021年PeoPo舉辦的第一場踹拍,我們特別規劃與苗栗自然生態學會合作,帶領公民記者探訪超過百萬年歷史的過港貝化石層,透過導覽人員的解說,讓參與的公民記者深入認識珍貴的自然地景,也更能體會保護貝類化石層的重要意義。
VCR:
苗栗後龍著名的
	國家級地景保育景點
	過港貝化石層
	因日治時期興建海線鐵路
	挖掘隧道時意外被發現
	此地段的地層中含有大量貝類化石
	根據地質的調查裡面
	過港貝化石層
	它形成的時間大概
	100到600萬年之前
	然後它的貝類
	其實他們調查的種類大概有130幾種
	然後在全台灣的這樣的
	貝類的化石層裡面
	它排大概有前5名以內這樣子
	然後就是裡面主要都是扇貝類
	就是苗栗海扇貝為最大宗
	其中土質較深
	且貝類分布較密集
	厚約2公尺
	為貝類化石密集層
	扇貝它生長的這樣的環境
	如果說長期在一個很自然的環境
	沒有什麼多大變動的狀態之下
	然後有可能他在生長反應裡面
	他會累積比較多的有機質
	那有可能這樣的土石
	相對的你會看到剛才我們看到的那個
	貝層裡面它顏色可能就比較深
	然後比較趨向黑色的部分
	因貝類化石層就位於道路旁
	遊客可貼近觀察
	卻也發生嚴重的盜採行為
	苗栗縣政府制定了專法
	來保護珍貴的化石層
	因為那種東西它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說它今天被採集之後
	它只會越來越越少
	然後越來越小
	然後說的時間的部分
	好搞不好到某個時間點的時候
	這個東西就會消失掉
	所以我們也希望透過一些保護
	來能夠讓這個東西能夠一直維持長時間
	也就我們後代子孫
	至少都還可以看到這樣的部分
	那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的話
	那就會相對的這個部分就會
	到後面我們看不到
	然後苗栗縣政府他們在去年
	經過專家審核會議的時候
	他把它制定為縣訂的那個自然保留物
	那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部分
	跨出第一步然後希望能夠
	能夠比較有效的推動
	一些保育的措施
	PeoPo公民新聞平台
	2021年的第一場踹拍活動
	與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合作
	由專業導覽老師
	帶領公民記者探尋後龍海岸
	豐富的貝類生態
	及貝類化石
	今天是我參加第10場
	PeoPo的踹拍
	我今天來到苗栗後龍這邊
	我看到印象最深刻的東西是
	化石層
	有很多貝類的化石
	希望大家來這裡的時候
	不要去盜挖 破壞它 
	才可以讓它永久保存
	因為我本身是後龍人
	我從小就住在後龍
	那我小時候家裡住在山上
	我家裡山上的山溝
	山壁上 田野間
	就有很多的貝殼化石
	但是當時因為年紀小
	而且是就在自己的生活周遭
	我們不覺得他是珍貴的
	都挖來玩 很有趣
	但是我今天經過老師
	帶我們來過港貝殼化石層
	來參觀講解之後
	我發現說這原來是
	這麼珍貴的東西
	他經過六 七百萬年的自然
	海洋 造山運動隆起之後
	造成的化石
	這麼珍貴的東西
	我們應該要把它保留下來
	不要再把它挖起來玩
	當作是自己回家的伴手禮
	或是紀念品
	生態協會透過導覽活動
	讓民眾認識珍貴的化石層
	也加入生活知識
	教導民眾愛護大自然資產
因為疫情的影響,每一場踹拍我們都是經過嚴密的規畫,並且有嚴謹的防措施,讓參與的公民記者能夠安心地拍攝,而活動當天天氣良好,許多公民記者也路上傳完成的報導,透過webcast整理一起去看看。
VCR
踹拍活動不但串聯公民記者情感,也透過不同議題的導覽拍攝,讓公民記者更熟悉影音報導的技巧,而今年第二場踹拍已經開始報名,地點在新北市新店的台北小城,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把握機會上網報名參加,PeoPo Webcast我們下次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