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學生微電影 描繪青春獲好評
  
      
        
          
      內文:
	主標:新聞系學生微電影作品 獲好評
	這不是前一陣子紅遍全台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嗎?但仔細看,女主角好像不是陳妍希,其實這是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陳柏瑞的微電影作品「和平午後,我經過」,他模仿「那些年」的拍攝手法,重新回憶自己過去在和平高中愛情和友情的青春故事,並獲得第一屆《兩岸原創微電影大賽》第二名的肯定。
	Super1:導演 世新學生 陳柏瑞
	Bite 1:(你是新聞系,然後平常是拍攝新聞,那你是怎麼去學習分鏡?)其實就是大二、大三的時候,然後那個時候就是有接觸到剪接,就覺得影像的東西還滿好玩的,上網看一些MV、影片,然後就是學習那些鏡頭的分鏡。
	副標:高中生活回顧 題材觸動心弦
	陳柏瑞和高中死黨們受到電影「那些年」的啟發,決定也來拍攝高中生活,他自己擔任主角,飾演高中時期暗戀隔壁班女同學的純情男孩,一群好朋友也是由原班人馬友情演出,片中他們男孩般行為舉止,像是在走樓上大叫喜歡女生的名字、藉由借課本的名義去認識暗戀已久的對象,都令人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也是這樣單純、天真、美好,令人會心一笑。
	Super2:導演 世新學生 陳柏瑞
	Bite 2:其實我覺得最具體的感受就是,當大家回到高中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就是跟好朋友、同學聚集在一起的感覺還不錯。
	三標:半年籌備自掏腰包  克服重重困難
	10分鐘的微電影,陳柏瑞花了半年的時間籌備,動員高中、大學同學一起參與演出,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場地的租借,影片中的主要場景和平高中,校方一開始拒絕在寒假時間開放,他不斷的請求,甚至跑到台北市政府詢問,最後是校長親自答應將場地借給他們,借到場地後,拍攝工程終於可以順利進行了。
	Super3:女主角 世新學生 臧涵
	Bite3:他是一個很…有很多夢想的人,還滿佩服他,就是他對每一個有興趣的事情,都會努力去嘗試。
	微電影拍攝成本高達一萬兩千元,陳柏瑞全都自掏腰包補貼,但他不後悔,因為將夢想付諸實踐的過程是非常快樂的,獲得的成就感更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
	Super4:導演 世新學生 陳柏瑞
	Bite4:其實這部電影就是,我跟我高中同學的故事,然後就是我們希望,在我們大學時候,把高中這個時期的影像,給記錄下來。
	四標:自導自演成功 逐夢專業電影
	自導自演是陳柏瑞一直很想嘗試的事情,他也在這部得獎的微電影作品中付諸實踐,未來將繼續嘗試不同類型的電影創作,用影像的拍攝和剪輯拼湊,傳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世界。
	記者 許家華 許雅捷 陳貝兒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