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一件又一件美麗的民族風飾品,被珍藏在一個又一個的大型玻璃展示櫃中,這裡是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民族學展示廳,館中的收藏物皆是從日治時代便採集而來的文物,令人大開眼界。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自日治時代創系以來,便致力於史蹟考古及民族文物考據,多年來收藏其收藏之台灣民族考古學文物,並開設博物館供普羅大眾欣賞。
2011年,由於人類學系系館搬遷,人類學博物館於校史館重新開張,劃分兩塊區域作展覽,分別為民族學展覽室及考古學標本室。但礙於經費及種種因素,目前只開放民族學展示廳,考古學展示廳,則視情形斟酌,預計於兩年後開放。
上圖為人類學系博物館中的美麗館藏品之一,玻璃環腕飾,1934年入藏,來自排灣族牡丹社。
台大人類學系博物館民族學展示廳主要展出南島語族及台灣14族原住民文物,館藏多半來自日治時期及光復初年所考察之文物,歷史悠久且保存不易。台大人類學系博物館相關人員表示,博物館中的館藏只是系上的考古研究其中一部分,大部分文物皆收藏於恆溫恆濕之庫房中,供系內專業文物維護者及系內教學使用,庫房平時不對外開放。
為了不讓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被遊客輕易的走馬看花帶過,台大人類學系學生也有人自願來當導覽志工,做團體導覽及個別散客導覽。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三年級黃毓棻認為,館內的美好文物如果不為人知,實在很可惜,所以她自願平日到館內做簡單的導覽,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些文物背後的歷史。
上圖右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三年級黃毓棻,圖為她正在為從紐西蘭遠道而來的地質學教授Lowe做導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