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沒落 毛筆產業凋零
台灣毛筆產業日漸沒落,會做毛筆的師傅屈指可數,在這個高科技資訊時代,電腦取代手寫,使用筆的機會大幅下降,電腦網路興盛又造成空洞世代,年輕人接觸到毛筆跟書法的機會少之又少,導致製作毛筆的行業面臨蕭條窘境。呂佳霓 王櫻錞 吳亭誼
中華文化淵遠流長,文字的功實不可沒,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不得不歸功於毛筆。但因現今社會時代變遷和資訊高科技發明的影響下,製筆老行業逐漸凋零,呈現面臨失傳的問題。
在台南市安南區中洲寮,一位年逾七旬製筆的老師傅蕭勝三,從小學畢業後就開始當學徒學製筆,靠著一技之長開始創業並成家立業,從事專業毛筆的製作。
由於目前寫書法者日少,相關書法課程也逐漸減少,導致愈來愈少人會使用毛筆,無法體會書法帶來的益處,使得製作毛筆的技術及精神無法傳承,製筆行業也日漸沒落,毛筆很有可能在這一代消逝。
老師傅秉持著對製筆的熱誠,堅守著製筆的老行業,心中對此傳統文化感到百般可惜,期盼有一天能有年輕人繼續將此製筆行業延續下去。同時政府單位也應該多多推廣製筆與書法相關傳統文化,讓老師傅的製筆技術與傳統書法文化也能繼續傳承下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