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集 藝文新潮流
文藝商品盛行 市集興起
隨著新一代族群的消費模式開始改變,比起過往傳統實用的商品,越來越多人喜歡前往各處街頭的市集,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文藝小物。
市集攤主 薛慶源
因為我自己產品的特殊性
其實它是很針對台灣現在目前
包括十幾歲到六十幾歲的消費者
都會很喜歡我自己的作品
主要的產品是用舊的木門窗
取出來的舊木料 舊玻璃
那其實很多人對台灣早期的
舊玻璃 海棠花 十字輪 都是很喜歡的
市集攤販 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這些充滿文藝小物的攤販有別於傳統店面,方便移動且對空間需求較低的特性,讓他們的身影能出現在各地街頭。而這樣的形式不但能讓前來到訪的客人們對所有商品一目瞭然,也更加有利於老闆和客人之間的互動。
市集攤主 薛慶源
在市集的話可以在第一線
跟消費者正面的的接觸
這樣子可以很清楚地讓消費者知道
我自己的作品的優缺點在哪裡
因為其實以我一個手作者來講
有很多的部份是我以為 我覺得
但問題是如果在市集和消費者
第一線接觸的時候我可以去知道說
消費者他需要的是什麼方面
那我就可以對我做的東西
去做一個改進
民眾 Edward
有蠻多一些所謂的自由創作者
它其實沒有辦法在一些大型商場簽長期契約
那這樣的市集就是他一個曝光的機會
我覺得這也是本身互動的契機 蠻不錯的
那如果有一些新的店家 會覺得有趣
看到一些光顧過的店家也會覺得
有一種情感的連結
因為我買過的東西到現在還在
就覺得說他的創意有被
市場給看到 被留下
攜手共建新型商業生態
對於這樣一個嶄新的生態而言,不論是店家還是消費者,都需要透過彼此互相扶持才能長遠的發展下去,而市集的存在,或許就是這問題的一個完美答案。
華岡新聞 李英齊 黃詮益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