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徵收下的善良人悲歌
照片

木訥的呂培瑲在課堂上總是沉默聆聽,
直到何宗勳與巫仁傑老師引導,
他才說出家族土地的故事。
照片

[專訪]呂培瑲
之前三次的徵收
後面就是面對第四次 第五次
我們在這裡從小土生土長
從我阿公的時候就種水稻
到我爸爸也種水稻
我們也是一樣
都是繼承他的種水稻
照片

呂培瑲家族安身立命3000多坪的土地,
數十年間被桃園市政府
以「公共建設」為名 連續徵收,
即將剩不到100坪。
照片

[專訪]呂培瑲
我那裡一甲土地
你已經把我徵收六分地走了
我剩下四分地
我是不是已經被區段徵收好了
可是你們還不放過我
還是把我列入區段徵收
我講了幾次
說我要剔除區段徵收
我每次陳情 每次陳情
陳情你就把我放進來(區段徵收)
照片

一次次陳情遭拒,
如今第六次徵收即將來臨,
連祖宅也面臨拆除。
一向無助的他,
選擇在說明會上挺身發聲。
照片

[專訪]呂培瑲
我跟你講
我家被徵收四次了
而且兩次還是無償的被徵收
一次是高等法院判違法徵收
去年12月的國土計畫
我就跟你講說
請你把我剔除區段徵收
去年這裡還沒有機關用地
結果現在變成有機關用地
去年這裡沒有交通用地
現在又把我變成交通用地
照片

你根本就不讓我剔除區段徵收
你們所謂的市價徵收
我被徵收了四次
你們哪一次以市價徵收
我要剔除區段徵收
(呂培瑲加油)
照片

土地,
不只是土地,
它承載家族記憶;
是根源,
也是未來。
照片

[專訪]
呂家歷代祖先
弟子呂培瑲
我們現在要面對區段徵收
現在政府把我們這裡劃作交通用地
到時如果陳情沒辦法(成功)
可能就是要
被政府趕離開我們這個居住的地方
照片

[專訪]呂培瑲
天公伯啊
你能不能留給我一塊土地
照片

當田地一寸寸消逝,
失去的不僅是產權,
更是人與土地間無法割捨的情感連結。
照片

公民記者 林育葶 呂麗雪 向楊 雨田貞 桃園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