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意識型態就是主義、中心思想、或價值觀

2025/09/17 22:58
5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國內有些政治人物,對政治和意識型態這兩個名詞,本身不求甚解,卻不斷地以訛傳訛,誤導社會。

孫文在民權主義第一講裡面定義得很清楚:「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眾人之事的⼒量,便是政權。今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權。」

既然是眾人之事,出家人宣揚聖教,教化世人,當然可以管。沒有人會說達賴喇嘛六根不淨吧!英國國王擁有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的頭銜,教宗是教皇國的國家元首,而美國總統是手按聖經宣誓就職。政治與宗教本來就密不可分。

至於意識型態一詞,查英文詞典,ideology(意識型態)的簡單定義就是:

An ideology is a set of beliefs, especially the political beliefs on which people,  parties, or countries base their actions.(意識型態就是一套信仰,尤其是政治信仰;為人民、各政黨、或各國的行動準據)。或者,

a set of ideas that an economic or political system is based on.(一套理念,為經濟或政治體系的準據)。

如果說政治人物不可以心中沒有主義或中心思想,然後又說:不能用意識型態治國?這樣的邏輯非常詭異!

說得更明白一點,意識型態本身並沒有善惡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內涵;究竟政治人物所信仰的是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三民主義...。領導國家的政治人物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中心思想(主義或意識型態),否則,國家發展就會失去方向。因為沒有政治理念作為準據,就會常常昨是今非,讓人民無所適從。

從總體經濟學的觀點,經濟社會整體的效用偏好,是由政治決策者決定的。也就是說,公共資源的配置,反映了政治決策者的價值觀。

孫文在三民主義第一講開場白就說:

諸君:今天來同大家講三民主義。什麼是三民主義呢?用最簡單的定義說,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什麼是主義呢?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和一種力量。大凡人類對於一件事,研究當中的道理,最先發生思想;思想貫通以後,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義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後完全成立。

如果說,治國不能有意識型態或「搞意識型態」,那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不就要先刪除掉?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