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大專院校生多元潛能發展夏令營 科學超有感!動手玩、合作贏」掀翻實驗室想像

2025/08/20 10:06
4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誰說科學只能在課本上?今年暑假,國立嘉義大學的實驗室變身「科學遊樂園」!教育部首度舉辦「114年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多元潛能發展夏令營」,於8月5日至8日展開四天三夜的冒險之旅。50名身心障礙學生與20名普通生志工攜手組隊,甩開紙筆,拿起燒杯、電路板與顯微鏡,展開一場「五感全開」的科學探索,用雙手觸摸知識,用合作點燃熱情!

照片

### 實驗變派對!課堂超乎想像

這次營隊徹底打破「科學=嚴肅」的刻板印象,課程設計充滿驚喜與互動:  
- **「彩虹爆炸實驗」**:加入不同酸鹼溶液,試管瞬間變身調色盤,有學生驚呼:「原來化學反應比手機濾鏡還炫!」  
- **「太陽能小車大賽」**:用回收材料組裝車體,誰的車在陽光下跑最快?即使組裝過程卡關,隊友們一起蹲在地上調整輪子角度,笑聲不斷。 

照片

 
- **「聲音看得見」**:聽覺障礙同學透過振動感測器與音波視覺化APP,「看見」自己哼唱的旋律,直呼:「原來我的聲音是波浪形的!」  
- **夜間任務「科學桌遊大亂鬥」**:結合科學知識與策略遊戲,團隊搶答、闖關解謎,現場熱鬧如嘉年華。

照片

每一堂課都融入無障礙設計——提供語音提示、圖像步驟卡、觸覺教具,並鼓勵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學習成果,有人畫圖、有人口述、有人拍影片,真正做到「人人都是科學家」。

 

### 團隊出擊!我們一起搞定

小組合作是營隊的核心精神。最受歡迎的「校園科學尋寶」任務中,學生需運用物理、生物與環保知識完成關卡:  
- 用影子長度推算時間,  
- 在生態池找出指示水質的「明星物種」,  
- 還要用濾材自製「迷你淨水器」,挑戰讓髒水變清澈!  

照片

「一開始覺得好難,但大家分工,有人記錄、有人動手、有人想點子,最後竟然成功了!」來自屏東的視覺障礙學生小琳分享:「我負責觸摸材料判斷質地,原來我的能力對團隊這麼重要。」

### 學生熱情回饋:這裡沒有『不行』,只有『再試一次』!

許多參與學生表示,這不僅是科學營,更是一場自我肯定的旅程。  
**就讀科技大學的自閉症學生阿哲**說:「我平常不太敢跟人說話,但在做實驗時,大家會問我『這個電路接對了嗎?』、『你覺得下一步該怎麼做?』,我發現我的想法很有用。原來合作,是這麼溫暖的事。」  
**擔任志工的普生小妤**也感動表示:「我原以為是我來幫助別人,但其實是他們教會我耐心、傾聽與創意。科學,讓我們真正『看見』彼此。」

曾獲總統教育獎的吳承翰全程投入每一項活動,主動協助隊友、積極參與討論,他的行動力感染全場,成為無形的鼓舞力量。而學習障礙學生泓陞分享自身從「連分數都不會」到設計自動澆花系統的歷程,更讓所有人看見:只要給機會,每個人都能閃耀。

照片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表示,這場營隊證明了「多元支持+動手實作+融合互動」能激發驚人潛能。未來將持續擴大辦理,讓科學教育不再有界線,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探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