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沒得COVID,疫情可能已經悄悄讓你「腦齡加速」
新冠病毒沒染上,難道就能全身而退?一項最新研究顛覆我們的直覺:即使沒感染COVID-19,整個疫情期間的生活壓力,也可能讓我們的大腦老得更快。

根據《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於2025年7月發表的研究,英國劍橋大學與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分析了超過900位成人的大腦影像,發現平均腦齡在疫情期間悄悄老化了約5.5個月,這段時間僅過了不到3年。
更驚人的是,這樣的變化並不限於確診者,即使從沒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人士,也在這波「無聲的腦齡衝擊」中受到影響。
疫情生活壓力,讓腦齡悄悄超速
研究團隊利用AI模型分析大腦結構,發現疫情期間受試者的灰質與白質體積明顯減少,這些變化與自然老化過程中的變化極為相似。
而導致這一切的,不是病毒,而是疫情生活本身的壓力:
- 長時間社交隔離
- 情緒困頓與焦慮
- 運動量大幅減少
- 生活與工作失序
- 資訊過載與慢性壓力
這些「非病毒因素」共同構成了對大腦健康的潛在威脅。
誰最受影響?年長者、男性、經濟弱勢族群
研究顯示,年紀較大的族群、男性,以及經濟較弱勢者,腦齡加速的情形更為明顯。雖然這些變化尚未全面反映在認知能力測試中,但也引起醫學界的高度關注。相對而言,確診過COVID的人才有較明顯的認知功能下降(如反應速度變慢、思考彈性降低),而無感染者雖有腦結構變化,但目前並無明顯的智力衰退跡象。
好消息:腦齡加速可能是「可逆的」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疫情下的腦部變化可能是暫時性的。一如身體肌肉會因缺乏運動而萎縮,但仍可透過訓練恢復,大腦的健康也能透過行為調整進行修復。
科學家建議從以下幾個面向下手:
- 規律運動,活化腦部血流
- 維持社交連結,避免孤獨感
- 進行認知挑戰,如閱讀、學新技能
- 壓力管理,如冥想、心理諮詢、生活節奏調整
這場全球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工作與心智狀態,即使未曾染疫,也無法全然置身事外。「腦齡加速」是我們該正視的後疫情隱憂。
我們無法倒帶這幾年,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修復自己。保持活躍、保持連結、保持好奇,或許就是幫大腦減齡的最佳方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