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1萬步!研究發現每天7000步就足以大幅延長壽命
過去大家常聽說「每天要走一萬步才健康」,但最新科學研究打破這項迷思,只要每天走到 7000 步,就能將死亡風險降低 47%,帶來明顯的健康效益,甚至比原本想像的還要簡單得多。
照片

🚶♂️ 每天7000步,風險大幅下降
這份由雪梨大學發表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的系統性研究分析了來自全球 57 項大型研究、總共超過 16 萬名成年人的健康與步行數據。結果顯示,相較於每天只走 2000 步的人,達到 7000 步的族群在多項重大疾病風險上都有顯著下降:
- 死亡率:降低 47%
- 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 25%
- 癌症死亡率:降低 37%
- 失智風險:降低 38%
- 憂鬱症風險:降低 22%
- 跌倒風險:降低 28%
- 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降低 14%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不必追求1萬步,7000步就是健康門檻。
🧓 對老年人特別友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高齡族群而言,甚至只需達到 6000~8000步,就能觀察到明顯的健康改善,顯示 年齡越高,所需步數反而可以更低,卻仍有效。
研究也指出,即使每天僅增加 1000~2000 步,也能明顯提升健康狀況,「每一步」都能帶來差異。
❗走路雖好,別忘了快一點更好
除了步數之外,「走路的速度」也很重要。對中老年人來說,如果能維持稍快的步伐(每分鐘80步以上),不僅有助於提升心肺能力,還能減少衰弱與失能風險。
📌 對抗慢性病,從日常步行開始
在台灣,慢性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一直是十大死因的常客。相較於藥物治療或高強度運動,走路是一種人人都能執行的預防方法,只要堅持每天多走一點,就能大幅降低疾病風險與早死機率。
✅ 小提醒:如何讓步數自然增加?
- 改搭電梯為樓梯
- 每通電話時邊講邊走
- 午餐後散步 10 分鐘
- 公車提前一站下車
- 用手機計步器追蹤目標進度
科學證據越來越明確:7000 步就是你我健康的起點,更重要的是——不必完美達標,只要每天比昨天多一點點,就是改變的開始。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