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放任走私是對公共健康的失職

2025/07/23 10:45
10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台灣社會對加熱菸的討論已經持續多年,目前,加熱菸尚未通過合法審查,無法在市面上公開販售;但實際上,消費者早已透過各種非正規管道購買、使用這些產品。

你可以在社群平台找到各式各樣的代購貼文,也可以在通訊軟體的群組中輕鬆詢價,甚至在部分實體店家中,這些尚未合法的加熱菸早已成為主力商品。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市場,只不過是地下的、無法控管的。

政府當然知道走私存在,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光是2025年第一季,全台海關就查獲近百萬條非法加熱菸彈,且走私數量持續上升中;然而,這些只是被抓到的,更多未被查緝的產品,正透過走私管道流入市面上或你我看不見的網路角落。

諷刺的是,政策原意是為了「保護民眾健康」,但在目前這個灰色地帶裡,民眾反而處在更大的風險中,因為走私的水貨上並沒有標示、沒有中文警語、沒有製造來源的可溯性,消費者更無法得知自己買到的是正品還是仿品,一旦發生健康事故,既無法追責、也無法追溯。

其實,與其說目前的政策是在「審查」加熱菸,不如說是在「放任」黑市;只要政府一日未建立合法通道,走私與非法通路就會自動填補市場空白。這不僅讓國家失去了對加熱菸品的管理主導權,更讓消費者面臨不透明的風險,而我們也錯失了課稅、教育、規範與宣導的機會。

令人不解的是,台灣並非完全拒絕新科技或管制性商品,為何唯獨對加熱菸的審查進行無法預測期限的拖延?這種延宕,不僅讓政策與現實脫節,更變相鼓勵了非法行為的壯大。

加熱菸的審查與合法上市,從來都不應該只是「挺或不挺」的簡單二分法,而是一個牽涉到消費安全、走私管制、公共健康教育與制度成熟度的複合性課題。

當黑市的腳步已經走在我們前面,政府還能繼續用拖字訣面對嗎?

合法不代表放任,而是治理的開始;面對走私問題,唯有建立合理的上市與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把產品從暗處拉回陽光下,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該有的態度。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