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手書到台語詩—府城舊冊的閱讀革命
店家: 台南府城舊冊店
開頭os:在台南成功大學的附近有一家不起眼的二手書店,書架排得密密麻麻,地上也有一大堆找不到地方放的書。這裡是府城舊冊店,一間藏著地方記憶的老書店。
老闆Bite:
我們在台南第26年,我們搬過好幾個地方,原本是後車站人家要漲房租,搬去東門城然後十年人家也是要漲房租,才搬到現在這邊
OS1:
府城舊冊店經過很多次搬家後,尾仔在閣較促倚(tshik-uá)學生的社區裡底。
但是不管在哪老闆愛書的心不曾改變過
老闆Bite:
因為我們現在算是在台南的文教區,我這裡右邊是台南一中左邊是成大,但是如果買喜歡的才會比較甘願,我們也會鼓勵說不然打卡,我送你書給你看,用這個機會鼓勵他們多看書,我們是不願意去承認說沒人要看書,因為我們自己開書店,我們怎麼會希望說大家都不來看書
OS2:
老闆希望說書店不只賣書,也能拉近學生與看冊的距離。
而且府城舊冊店用自己的方法推廣台語文學。
從《首都詩報》到台語讀書會,府城舊冊店帶來不只是書香,還有文化使命。
二十多年來,她用行動證明只要有心就能把我們的母語傳承下去。
老闆Bite:
因為台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本身日常都要說的,因為台語,就是說不要讓台語消失,台語當然有很多有在學校有教母語的就是用拼音或其他的,但主要就是說我們有提供很多台語書,我們古早還有出台語報紙,還有出台語書,但是這都是過去了
OS3:
府城舊冊店有將近一百坪,總共十二萬本的書,有賣不出去的書也有仔細找就會發現的絕版書,不管是哪種書,總有一天都會找到自己的歸屬。
老闆Bite:
像我們有送書區,看起來也幾乎是全新,就是沒人要選,因為太多了,它就氾濫了,氾濫就是有缺點,不是說寫一本,出幾十本裡面內容都一樣,大同小異這樣就沒意思了,如果很快沒書就絕版了,絕版來到舊書店,網路根本就找不到那些書,這樣這些書就會變得有價值一些
結尾OS:
在網路流行的時代,舊書似乎慢了一截,但也正因如此,才讓人願意駐足,這裡不只保存二手書,也守護著我們的母語跟記憶。
記者\郭芳妤台南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