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民團發行巴克禮牧師紀念幣表彰其對台灣之貢獻

2025/05/20 17:42
24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台灣羅馬字協會發枝台語基金會教會公報社成大台灣語文測驗中心台文筆會台越文化協會台越文學館等團體組成之代表團於5月20日前往巴克禮牧師墓前獻花、獻紀念幣並舉行感恩儀式。

照片

感恩儀式首先由教會公報社方嵐亭社長帶領大家作感恩祈禱,感謝巴克禮牧師一生對台灣的貢獻。巴克禮牧師對推行白話字及台灣早期教育有極大貢獻。他設立台灣第一間大學──台南神學院(以台語教學)、創設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1885年創刊,發行至1969年),設出版社「聚珍堂」來推行白話字,重新翻譯台語聖經,增補廈英大辭典等。

照片

成大台文系教授兼台灣羅馬字協會會長蔣為文表示,白話字在早期也稱為教會羅馬字,現在也被稱為台灣字。白話字可以說是台灣文學近代史上白話文運動的始祖。白話字不只影響了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的台灣人民,甚至還影響了19世紀末中國的文字改革運動及當代台灣母語文學的發展。譬如,成大教授林茂生於1908年就用白話字發表他在日本留學的見聞記〈日本消息〉,比胡適的 〈文學改良芻議〉早9年,比魯迅的〈狂人日記〉早10年。

蔣為文進一步表示,巴克禮牧師原為蘇格蘭長老教會派來台灣的宣教師,於台灣工作60年(1875-1935),過世後埋葬於台南基督教墓園(位於南山公墓)。巴克禮牧師終其一生不為個人名利,只為眾人著想,可謂不折不扣的台灣人,值得當代政治人物學習。相形之下,外來政權的獨裁者蔣介石及蔣經國仍暫厝在慈湖及大溪而不願下葬在台灣,實顯諷刺其外來者心態!

照片

蔣為文說明,今年適逢巴克禮牧師來台150周年、台語白話字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發行140周年,故台灣羅馬字協會特別發行巴克禮紀念幣。其正面為巴克禮肖像,背面為《台灣府城教會報》的原文字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紀念幣為鍍金色,並附有木盒及台羅會的保證書及序號。

照片

此外,社團還聯合辦理第13屆台灣羅馬字文化節系列活動,於五月份在台南陸續登場!今年文化節主題為紀念二戰終戰80周年、巴克禮牧師來台150周年、台語白話字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發行140周年,歡迎民眾參加。活動內容相當多元,包含白話字文物導覽與展覽、發行巴克禮牧師紀念幣、出版Lahjih台語寓言畫本、台語微電影比賽、全國奧林匹克台語白話字文史競賽、第26屆世界台語文化營、第6屆台越人文比較國際研討會、台越文史論壇等。詳細活動資訊可上台灣羅馬字協會官網瀏覽<https://tlh.org.tw/tai/>。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