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行動診間 牙醫到宅服務

2025/05/20 09:25
2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長者無法就醫 家屬尋求到宅協助

大同牙醫診所日前接獲李爺爺家屬來電,希望能申請到宅牙醫服務。經審核通過後,團隊於5月9日前往李爺爺家中進行診療。

現年97歲的李爺爺因重度失能與阿茲海默症,臥床多年,生活起居全仰賴家人與看護照顧。近期他出現牙齒鬆動的狀況,卻因行動不便始終無法就醫,讓家屬十分苦惱。李先生坦言,父親的狀況不宜出門,特別是到醫院,擔心年邁的身體無法抵擋可能的感染風險,為此感到相當憂心。

 

醫療到宅 解決就醫困境

李先生的煩惱,其實是許多照護家庭的共同處境。當長者無法前往醫療院所時,到宅牙醫便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這項貼心服務,牙醫師盧冠廷已投入七年,目前每週出診兩至三次。

他表示,居家診療條件有限,無法像醫療院所那樣提供完整設備,因此以口腔基本照護與衛教為主。對他而言,讓家屬具備正確觀念同樣重要。例如李爺爺的情況,家屬發現牙齒嚴重鬆動,便立刻聯繫團隊,就是因為知道若誤吞可能導致氣管阻塞,後果不堪設想。

 

補助計畫上路 減輕家庭負擔

為協助行動不便者獲得醫療照護,健保署自2011年與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牙醫門診總額特殊醫療服務計畫」,針對重度身心障礙者、經長照2.0認定個案,或失能且無法外出的高齡者,提供到宅牙醫申請資格。

民眾可透過健保署網站查詢合約院所,或由地方牙醫師公會與護理單位協助媒合,審核通過後,由健保全額補助診療費用。李先生回憶,是護理師主動提及該服務並協助申請,否則自己根本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他也感受到,這項服務在社會上的宣傳仍有待加強。

 

人力吃緊 期待更多支持

目前全台從事到宅牙醫的醫師不到200人,僅佔牙醫總人數的百分之一,卻要服務數十萬名臥床與失能患者。

盧醫師指出,每趟出診至少需攜帶助理與護理師,甚至有時還需帶住院醫師,但現行制度未針對車馬費、設備與行政支援提供補助,增加醫師負擔。

即便如此,他與團隊仍堅持提供服務,希望盡力照顧這群就醫困難的患者。

李先生感動表示,從未想過牙醫也能到家裡看診,更敬佩醫師在風吹日曬中堅守崗位。他期望未來政府能簡化申請流程、擴大補助資源,讓這份珍貴的醫療照顧走進更多真正需要的家庭。

淡江新聞 高怡萱 陳昱喬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