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本土研究加上科學數據,依然換不到加熱菸的審查結果

2025/04/30 09:39
1,50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今年3月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對外宣稱,首件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案件將於下月(4月)到期,審查結果可望在期限內出爐。然而,時至今日,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不僅毫無下文,延宕的問題已超過兩年,且毫無任何合理解釋。

加熱菸雖於民國112年3月22日隨《菸害防制法》修正案正式納入合法管理,理論上只要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即可上市,但在國健署的實際操控下,行政程序卻成了無限期延遲加熱菸上市的工具。

根據媒體報導,陽明交通大學團隊近日完成了首篇針對加熱菸氣霧組成的本土研究,並成功登上國際科學期刊。該研究從科學角度實證分析了加熱菸氣霧中的有害物質含量,提供具體且嚴謹的資料供評估。這不僅是台灣首次有本土科學研究支撐加熱菸產品安全性討論,也是國際學界對台灣研究水準的認可。但國健署呢? 面對台灣學術界提供的科學成果,卻仍以各種理由拖延審查結果。這種態度,讓人不得不質疑,國健署真正在意的,是否是科學證據?或者只是以「健康風險評估」之名,行政治杯葛之實?

加熱菸審查延宕,不只是行政效率問題,更是嚴重違背公共政策透明與科學依據的原則。如今即便有本土研究支撐,衛福部卻選擇無視,不公布任何明確標準、不交代任何具體進度,只剩下無止境的「補件」與「等待」。這種「行政失靈」現象,不僅直接傷害合法業者,也讓市面上非法走私加熱菸水貨趁虛而入。最終,政府無法有效徵收菸捐與菸稅,健保財源損失,消費者健康風險無從管理,整個市場秩序蕩然無存。

賴清德總統啟動的「健康台灣」政策,強調強化全民健康與健保永續。菸捐收入本該成為健保基金的重要來源,依據現行法規,加熱菸上市後課徵菸捐,其中50%將直接挹注健保基金。但如今,因為國健署的不作為,合法加熱菸無法上市,黑市猖獗,政府不僅失去稅捐收入,也失去對產品安全性的管理能力。健保財源遭到侵蝕,民眾健康立刻受到威脅,這難道是衛福部支持「健康台灣」的行動嗎?

科學證據已經到位,國際學界也已肯定,國健署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藉口,繼續拖延加熱菸審查結果。依法行政,是民主社會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國健署仍舊以模糊不清的補件要求與無止盡的拖延手段阻撓合法產品上市,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全民健保、國民健康與政府自己的施政信譽。我們還是要呼籲衛福部國健署,依科學證據決定,不要再讓政治干擾科學,立即公布加熱菸審查結果,不要讓全民為行政延宕買單。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