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外送平台廣告不實 全民把關
小標1
外送價與店內價差 民眾:正常現象
外送餐點服務盛行,但大多數的民眾並不會在意外送餐點與店內的差價,認為願意點外送就願意支付可能比店內價更高的價格。
文大電機系 黃同學
我只會直接從APP上面直接看它的價格,我不會去跟它(店內價)做,去跟店內做比較。
小標2
消基會對外送價廣告不實 展開調查
於上月8日消基會對此現象做進一步的記者會說明,將外送新興行業的具體定型化契約規章做詳細的解說,把關消費者權益。
消基會副社長 張琬萍
00:42-00:47 畫面擷取自網路
民眾 高先生
一般的消費者會認為說,那我只要同意APP上的金額就OK了,我們(消基會)今天調查的方向不是往這方向處理,而是如果你今天在你的APP上所寫的是店內價,那你就應該跟網頁上所看到的店內價是相符的,而不是說你寫店內價,卻顯示出的非店內價,那我覺得這可能有不實廣告或資訊不足的地方。
偷工減料或是沒有說是做廣告不實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契約建立是OK的,那如果今天契約建立的情況是說,我們不知道你們到底有沒有偷放或少放一些東西或可能價位不是店內價卻打店內價,我覺得業者需要讓消費者清楚知道說,他們購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那個價錢到底是不是他們該有的量。
小標3
外送服務漏洞多 消費者應多加注意
除了店內價的落差外,消基會更提出外送餐點的時效性,及消費者能夠為自身權益把關的實際行動。
消基會副社長 張琬萍
消費者如果遇到相關的糾紛的事件的時候,應該送達而沒有送達遲延送達,或者是它的產品裡面是有瑕疵的,那我們會建議消費者,第一個一定是先照相或者是錄影存證,把這些東西向食藥署或者是向消基會這邊做申訴。
然後由我們來協助你跟企業經營者這邊做聯繫。
小標4
外送平台興起 不應忽視任何權益
新興產業,其中不免有尚未立法的權益令大眾忽視。
這些關係到你我的消費權益需要大家一同把關,讓新興產業能快速地改善缺失。
華岡新聞 邱靜雅 廖冠嘉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