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走訪文山越南市場 探移民真實生活

2018/04/24 14:31
4,65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NS:木新市場

      標一:走訪文山越南市場 探移民真實生活

       

      台北市文山區的木新市場

      進駐了許多東南亞特色的商店

      也讓市場增添了許多異國風

      在市場裡除了能看到

      東南亞各國的文化之外

      日常雜貨與各式小吃

      更呈現了新移民

      在台灣生活的真實樣貌

       

       

      越南雜貨店老闆 黃鳳瓊: 很容易接觸很容易融合的,只是說你語言方面不一樣而已,其實生活的那些都一樣。

      民眾:特別的就他們的商品啊,跟台灣比較不一樣啊,像吃東西就口味口感。

       

      標二:經濟的沒落 安康市場走入歷史

       

      大部分在木新市場落腳的

      東南亞商店

      都是從安康市場遷移過來的

      而說起當年被迫遷移的過程

      木新市場自治會會長

      劉素琴還歷歷在目

       

       

      木新市場自治會會長 劉素琴: 可是那個年代可能是大概,大概對這個越南的東西,可能大家比較不會接受,後來就它們就直接透過議員、透過市場處,就把它 ,就每個攤商就等於把這個市場收起來。

       

      標三:新移民打破刻板印象 從日常做起

      針對新移民議題

      就有學者表示

      人們過去對東南亞移民的刻板印象

      已逐漸被扭轉

      這些都是靠新移民們

      自己一點一滴所努力達成的

       

       

      台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 張心潔: 這個社會對他們是很不公平的,帶著非常多的汙名跟刻板印象,可是因為已經過了二十年,至少二十年,那這個刻板印象透過他們的在台灣的落地生根跟日常的努力,針對東南亞婚姻移民這一部分有,已經有很大的改變。

       

      標四:文化融合 落地生根的多元地景

       

      新移民們透過飲食與味道

      一步步地融入台灣

      他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

      可以欣賞多元的

      東南亞文化

       

      記者 黃雅旋 鄭佩玟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