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ven雜誌圖書館 雜誌界的共享經濟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陳祖晴、葉詩廷/台北市報導】隱身於東區巷弄間的地下一樓,創辦人周筵川二十多年來在雜誌產業豐富的累積,打造出台灣第一間雜誌圖書館 — Boven雜誌圖書館。館藏雜誌約兩萬冊,包含歐、美、日設計藝術、生活美學、流行時尚等類目,是許多藝術創作者攝取靈感養分的秘密基地。

8創辦人周筵川累積二十年雜誌工作經驗,打造第一間雜誌圖書館。攝影/葉詩廷

 

Boven的十年一刻

與雜誌朝夕相對的淵源,要從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周筵川的第一份工作 — — Tower Records,一間美商經營唱片行說起。當時在Tower Records當店員的周筵川每日工作接觸到大量的進口CD、雜誌,他表示,過去做音樂、設計、創意的這些人經常像是尋寶在唱片行待一整天,透過工作和客人聊天交流,他慢慢懂得看雜誌、熟悉雜誌進貨等通路,而雜誌也悄悄跟上他,一跟就是二十年。

Tower Records在台灣結束營業後,周筵川仍希望維持相同的生活狀態,並喜歡與人互動的工作,因此萌生了創業的念頭,與朋友合作開設了第一代Boven。

第一代Boven是一間複合式商店,類似於現在流行的選物店(Select Shop),分別在四層樓販賣創辦人喜愛的事物,從CD、雜誌、服飾、咖啡廳到酒吧「一棟包辦」,周筵川負責地下一樓CD、雜誌的經營,樓上三層樓則由Ken負責。

「我們現在的這個空間是沿用以前的名字,因為第一代的店大家對他的回憶,算是我們青春的印記。」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周筵川說,十年前和軍中同袍Ken(彭緯豪)曾創辦第一代Boven,當時因為經驗不足加上開店地點不佳,於租約到期後便結束營業。

雖然首次創業失敗,第一代夥伴解散後周筵川仍繼續投入雜誌相關工作,「很喜歡雜誌這個東西,因為不管是自己看或者是分享給別人,它可以給別人的這些價值,我還是很希望可以以它做一個什麼。」在這段過渡期,周筵川邊思考,邊嘗試找到新的可能性。

 

雜誌也能做共享經濟

創辦第二代Boven,也就是Boven雜誌圖書館前的五年是周筵川的準備期,「五年的準備期我就是開始自己買雜誌,累積一些雜誌,找到一個合作的漫畫店,把我買的書放在那邊,藉由他們這樣借閱的機制,去觀察跟測試什麼樣的書、什麼樣的金額是會有人看的,就邊做邊調整。」他說,很幸運地在市場測試的前半年就有不錯的收穫,從一開始進二、三十種雜誌,增加到一百多種,不斷的調整價格及增加類別。

五年期間,周筵川發展出「企業方案」,針對公司企業月費三千元,可租借十五本雜誌;而對於單一消費者,則有年費一千元及單次三百元的消費模式,雜誌僅限館內使用,不得外借,凡是入館當天皆可自由進出。

「以前在書店、雜誌店的工作就是買賣,那我自己發現說對於兩方,供應者跟使用者都是一種消耗,因為我賣掉之後我還是要不斷的進貨,那消費者他是要努力賺錢才有多的這些預算跟費用去買這些資訊,你買了越多兩邊的消耗就越多。」「很多人只看一次書就放著很浪費」有感於此,周筵川相信分享的概念就像是一座圖書館。

周筵川希望透過分享的方式,提昇大家對設計的美感,讓資訊能更充分的被使用。他也強調,透過紙本的閱讀真的比較能夠讓自己沈澱、安靜,許多來店的朋友分享在這裡不管工作或者閱讀都可以很專心。

二十年來累積了近兩萬本雜誌,書架以L型方向包圍整座圖書館,讓讀者走到哪看到哪。攝影/葉詩廷

 

超越紙本的五感提昇

Boven雜誌圖書館的選書和周筵川的經驗及美學喜好有不可分的關係,除了財經、科學、文學外,其他類別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到,「創意、時尚、生活美學、建築設計這一塊藝術的東西,它不太一樣,選這些也是我長久工作累積下來,對這個領域也比較了解。」周筵川說。

除了閱讀外,Boven也定期舉辦雜誌讀書會及相關座談,每月挑選不同主題的雜誌,目前則以日文雜誌為主。周筵川說:「其實像我自己一樣是那種想要看但看不懂的使用者,所以我從這個角度去出發,找了一個會講中文的日本老師,請他透過語言的專業幫大家導讀,並分享某一些雜誌的內容。」

在Boven工作十個多月的店員林亞璇說:「雜誌於我是一種有質感的資料庫,厲害的編輯們總是能找來精通各領域的寫手、受訪者,做出好看的內容。」對她來說閱讀雜誌是享受也是學習。

五月將以Premium四月號作為此次讀書會分享主題。攝影/葉詩廷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圖書館

正式成立雜誌圖書館之前,企業方案就開始實行,並發展出閱讀地圖的計畫,「企業方案就是月費是三千塊,會有十五本書可以外借,企業可以自己來替換,或者是我們每個月會固定在討論好的這個書單的類別裡面幫他選書,幫他做寄送的服務。」截至目前為止,周筵川表示已有近七十家髮廊、咖啡廳、設計公司和攝影工作社等與他們合作。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除了我們自己本館以外,可以跟很多空間合作,把整個台北市變成很大的一個雜誌圖書館。」目前已有微型分館位於好丘天母店。周筵川說,其實很多大社區的閱覽室使用率其實很低,因為沒有提供好的刊物,銀行裡等待辦事的人多半只能滑手機,未來希望透過和這些空間的合作,提供雜誌,藉由閱讀累積大家對於不同城市、國家新的觀察。

周筵川認為以設計來看,國外的空間或是設計的商品,透過雜誌可以跟台灣的東西比較,「我相信美感提升的話,未來可能我們就會有比較多好看的空間,好看的設計,因為不管是設計者或使用者,他的品味提升了,那我們才有機會可能把台北甚至台灣變好看。」圖像的閱讀更能帶給讀者新的刺激。

館內也有販售寄賣的刊物,從外國讀本到台灣獨立出版都能看到。攝影/葉詩廷

 

用雜誌的概念開一間咖啡館

今年周筵川租下了Boven樓上的咖啡廳,希望用雜誌的概念開一間咖啡館,每個月會有一個主題,像每個月看一本雜誌一樣,正在思考用這樣的方式去呈現一個新的概念。

「有很多餐飲的美食雜誌,我們希望把雜誌裡面的東西帶出來,找人來做,因為我們不可能去那個地方,那我們就用這樣的主題」,周筵川談到,譬如夏天有夏天的主題菜單,搭配這一些主題的雜誌選書、選物,加上實體像是做沙拉的課程,每個月會有一次這種有趣的事情。同時分享相關的刊物及策劃展覽,將雜誌中看得見卻摸不著的生活美學,實踐出來。

雜誌之於周筵川而言是一個與人接觸的媒介、工具,「翻雜誌這樣子的一個找靈感的過程,可以透過這一個媒介跟很多人有一些認識或者是分享,甚至進而的合作,我覺得這個是我最大的獲得。」

咖啡廳連同圖書館預計在今年重新裝修整理,並將於暑假重新開幕。攝影/葉詩廷

 

延伸閱讀

給孤獨者書店 將旅人渡至彼岸

農用書店護土地 推廣友善耕作

生態、性別、另類全球化 虎尾厝沙龍揭竿起義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8則報導
2,263則影音
70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2,465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3,013
推:
0
回應:
0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6,558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5,794
推:
24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3,729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6,194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10,131
推:
2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919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9,938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4,992
推:
2
回應:
0

Boven雜誌圖書館 雜誌界的共享經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9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9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