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魚菜共生循環新作為 創低碳休閒農業

2016/05/17 21:29
1,82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標題(宜蘭用魚養菜形塑共生循環在地雇工現新機)
Title
魚菜共生循環新作為 創低碳休閒農業
雇用偏鄉老農 形塑創意生活產業特色
吳玉茹 賴志慶 宜蘭採訪報導
Lead
用魚養菜的魚菜共生循環,是近年來休閒農業區展現生態保育的新興作為,在國際扶輪社支持偏遠社區實踐這個理想下,雇用當地人力,為偏鄉社區創造新的生機,將原本單一的生產樣態,創造出豐富多元的示範場域。
Script
(現場音一段)看到大批遊客走進生態園區,這群鴨鵝發出巨大叫聲,像是在歡迎遠到而來的朋友。此外,還有利用水源重力運轉的低碳水車,則是讓這條小小的溝渠,養出了許多小錦鯉和多彩多姿的菜苗,這裡就是魚菜共生的示範場域。
Super
01 宜蘭縣內城社區總幹事 林坤鎮
OS
魚菜共生的生態,帶動的不僅是用魚養菜,讓菜的養份,取自於動物和水源循環的樣貌,在國際扶輪社年度推動「獻給世界的禮物」行動中,雇用了偏鄉還有作業能力的老農,形塑鄉村創意生活的面向,吸引青年返鄉參與,這些都成為魚菜共生園區另一項具有亮點的價值。
Super
02 台北市東門扶輪聯誼活動主委 柯憲泉
OS
來自日本與台北地區的扶輪社社員,攜手提供資源,捐助支持這塊動植物共生的園區,透過社區居民營造出與生活融合的友善環境,未來可望成為自給自足的休閒農業特色,擴大居民的參與,讓鄉村產業永續經營。
公民新聞記者 吳玉茹 賴志慶 宜蘭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