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保育小尖兵 小小獼猴保育宣導親子夏令營

2025/07/29 20:08
20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

        這些年,臺灣獼猴進入人類社區的新聞越來越多,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表示,臺北市三面環山,許多山林與住宅區相鄰,特殊的地理條件使臺灣獼猴日漸出現在社區、校園及步道周圍。

        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主辦,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指導,特別為小朋友設計了很有意義的「小小獼猴保育宣導員夏令營」,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走進天母古道,探索自然、認識臺灣獼猴、學習正確的野生動物相處方式,跟著志工老師一起當「小小宣導員」,向民眾傳遞守護生態的重要訊息。

        臺灣獼猴常被誤會成搶食搗蛋的野生動物,但其實這些行為很多是人類餵食所造成的。

       自然步道協會講師戴懿珍說:大自然裡面都是牠的食物,牠的食物有三百多種,牠的食物有三百多種,所以根本不用怕牠餓著,像剛剛有講到的蟲、果子,都是自然裡面可以取得。樹啊,樹牠沒辦法吃,但是嫩葉子牠可以吃,剛剛有講到蟲,所以猴子不是吃素的哦,牠也不是光吃香蕉的。

        自然步道協會講師許家偉說:有時候在野外看到猴子,注意去觀察牠怎麼吃東西,牠會咬,吃很快,野外總是很危險,牠會吃得很快,牠會塞到旁邊那邊,夾囊的地方,會塞到滿嘴都是,然後等吃得完以後,到一個地方休息的時候,慢慢再把它推出來吃。

        經老師的解說,認識了臺灣獼猴及宣導注意事項後,學員們跟著老師往水管步道出發,去執行今天的任務,步道上沿途看到多處有設立宣導招牌來提醒民眾。

        今日在步道上宣傳時還遇到一群獼猴,大家也都記得遵守,「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三不原則慢慢通過。

        小小宣導員在登山步道從原本害羞不敢說話,到後來完全主動上前向民眾說明「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努力宣導。

         你要跟民眾說甚麼?

         學員宋芷寧說:說一些保育獼猴的事情,遇到獼猴不要看牠,然後也不要碰牠,也不要給牠食物,牠可以自己去大自然找食物,所以不用給牠。

        學員眭方綺說:「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不要理牠,直接走。

       學員邱苡晴說:不要一直看,可以拍照,可是不要動作太大,不然牠可能會以為我們是就是想要傷害牠。

        學員芷寧家長說:要小朋友跨一步去跟陌生人講話,需要一個勇氣,我覺得他們今天學到最大的就是勇氣,那再來就是宣導這些就是猴子的相關知識,就是不接觸不餵食不干擾,我覺得他們都講得很好,然後再來是最大的驚奇就是真的實地操練,就是遇到了猴子,然後讓他們就是更有那個感同身受的感覺,寒暑假的時候或者是平常的假日,我都還蠻期望就是有這樣子的活動。

        學員方綺家長說:因為他們最怕的就是面對群眾啊、講話啊,然後今天有這個機會,然後能夠勇敢地面對不認識的人講一些今天學習的東西,真的很不錯,很希望有這種機會,多多讓他們學習。是隨機的一些面對,然後要馬上能夠能夠講出,請大家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很不容易。

        臺灣獼猴為臺灣特有種野生動物,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隨著人類活動擴展到山林邊緣、農地與郊區開發,部分地區甚至成為人猴衝突熱點。透過教育活動引導新一代認識生態倫理,成為保護山林的力量,也為人猴共存帶來希望。

「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

公民記者  清美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