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南港學的現在進行式

2025/08/15 23:41
24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1
檢舉

     

  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於八月四日舉辦「南港地方學」研討會,將視角聚焦於南港學的現在進行式,邀請長期參與南港地方學課程的講師與社區民眾及對南港地方學有興趣的專家學者一起參與和探討。

        研討會將當地方知識遇到文化保存和數位應用及社大課程三部分來討論。

        南港社大副校長曹錫智說:在107年開啟了第一屆南港地方學的研討會本來就是從茶文化開始,這根據了我們南港地方在產業上的發展脈絡開始來進行,經過了這7年,. 我們在從地方的走讀探勘與各方面的研究,那到今年來講,我們發覺我們應該要把這些那麼多年來,我們所收集到的地方知識、收集到的地方資產,能夠回饋應用到我們的課程當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教授張德永說:剛剛提到說已經第七屆了,南港的地方學研討會,我們看到越來越有那個深度,那個深度就是跟在地的社區還有地方知識,特別是我們很有歷史的南港褒歌的歷史文化的結合,還有很多聚落踏查的一些,等一下會有一些歷史的回顧,那有些東西確實是非常非常地方學的東西,那我們在研究這些知識的背後,如果能夠看到地方耆老的分享,真的是非常棒。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黃榮護說:我們剛才曹副特別的提到,107年開始有系統的盤點之後,怎麼樣的去整理,各位,盤點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什麼? 應用。怎麼樣能讓這些的盤點變成非常的有價值,那這個價值就是必須要運用到工具,那這些的工具把它盤點,把它整個有系統的保存之後,各位,社區大學最重要的是什麼?課程。這些的元素怎麼樣的融入我們的課程當中,今天我們論壇很重要的一點,當傳統遇見現代的時候,這中間它的平衡點在哪裡? 這是挑戰啊!也有相當的一個難度,這個難度跟挑戰會成為什麼?我們在社區大學裡面設定公共議題的很重要的重心。

        各位要把剛剛所聽到的東西,把它放在我們一個教案裡面,我們將裡面設計一個教學活動,能夠把它合進去。

        當分組地討論開始,每位老師你一言我一語的互相交換觀點,激盪想法,有人負責查資料,有人負責做紀錄,討論聲此起彼落,非常熱烈。

        數位應用組將台語音樂還有中國道具融入在西班牙舞蹈之中。

        大坑聚落踏查一組以大坑聚落觀光路線加入灰窯土地公地的前世今生,並製作出黑白土地公。

        原來玉成這麼大組以詩歌認識玉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將地方知識融入詩歌創作中,並立即創作出一首詩歌。

大家跟我念一遍吧

原來玉成這麼大

吾今七言來俏談

石槽福德宮三遷

佑民世代穿百年

梯田茶香焦碳燒

古時燒窯今燒腦

國際言課來巧入

三合古厝今猶在

今日尤然飄飯香

只恨時間不夠用

願君掌聲如雷響

        大坑聚落踏查二組以大坑茶聚落的前世今生為主題,利用傳統的包種茶賦予它新的生命,以包種茶來製作出多項的美食。

        南港相褒歌組將褒歌融入課程當中,挽茶謠為主題,音樂老師記錄下譜及文字,書法老師可以教導學生書寫,舞蹈老師以符合此風格來編寫舞蹈。

        南港社大副校長曹錫智說:社區大學是地方知識重建,然後去重新收集,然後變成跟現代知識,然後去做結合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我希望大家,透過大家的這個,不管是課程的推廣,然後搜尋回顧,能夠讓地方的發展,跟現在課程有一個很好的良性的互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教授張德永說:地方知識學在社大發展條例裡面,已經把它納入一個跟公共、跟地方文化,很多東西是融合在一起。我們很多課程在做的事情,都是在做design的事情,design一個看不到的東西,design畫一個圖,把那個東西重現出來,透過繪畫,透過想像,透過我們的情感的連結,我都覺得非常的棒。地方知識學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人跟人的關係,人跟社區的關係,人跟社會的關係,人跟自然的關係,加在一起,時間總來看就是過去現在到未來,那所有課程裡面的元素,都有這些元素在裡面。最後我又有一個建議和想法,我們現在是沒有南港味,各位今天所創造的東西,剛剛老師帶領我們大家所做的東西,未來就放在南港的博物館裡面,這應該要把這個東西列為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這個是我最後的一個期待,謝謝。

 

公民記者 清美 南港社大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