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彈唱交流從台灣走上日本舞台 音樂奏出台日友誼
NS:慢一點的話
(刷吉他聲音)
OK
SB(活動發起人 モト):臺灣人有一個很棒的魅力點是你跟我坐下來,然後我們彈一首歌就可以變朋友,這是臺灣很獨特的文化現象,那個善意的流動這樣。
OS:在臺北的大安森林公園,每逢星期五傍晚,總有一群來自臺灣、日本甚至是其他國家的人,因為音樂而聚在一起。
SB(活動發起人 モト):音樂很棒的是它可以讓你跨過語言,然後讓你直接達到一個,互相直接理解對方的狀態這樣。
SB(活動發起人 モト):一年幾周啊?五十二週,那兩年好了,舉辦一百多次吧。
NS:在脆上看到嗎?對啊!好的!
OS:這是一場自由參與的跨國聚會,從網路串聯起來的人們素昧平生,卻總能在旋律中找到默契。
SB(台日混血兒 陳渤翰):就是在網路上看到,然後這是第一次來線下參加這樣比較隨興的彈唱,沒有說什麼嚴肅的氣氛,所以我覺得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比較好融入這樣。
SB(參與者 陳先生):我在網路上看到有這個event就過來這樣,原本我以為那個就大家會有什麼禮節必須遵守,不過其實很輕鬆就融入這個團體,就不用想那麼多其實挺開心的。
NS:有哪些人是去過臺灣的嗎?
OS:原本只在臺灣的聚會,卻因為音樂走上了日本的舞臺,默默之中,一種跨文化的友誼正在被建立。
SB(活動發起人 モト):譬如說我上禮拜的經驗,我帶了三個完全不會日文的朋友去日本跟那邊的樂手一起交流,那我們在酒吧完全跟不認識的人就一起玩音樂,這樣那其實也不用幫他翻譯,你會覺得很自然的大家都理解了對方在幹什麼,這點還滿棒的。
OS:這裡不只是彈唱,更是文化與情感的交匯點,音樂是他們共同的語言。
SB(台日混血兒 陳渤翰):音樂是可以通過國境的,所以即使語言不通,心情也會傳遞出來,我是這麼認為的。
OS:儘管語言不通、年紀不同但在這裡用音符,用一首歌的時間就能把原本陌生的人編織在一起。
公民記者 譚曉曼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