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動保人,卻做著最難的動保事——中途之家的九年堅持
NS:(貓咪叫聲)
SB:(理事長)我們講真的也不是動保人士,可是在做動保的事情。
OS:藏身於社區大樓中,有一間寵物餐廳咪可思,從九年前開始,為了帶給貓咪更好的環境,慢慢變成一個非營利的中途之家。
SB:(理事長)我們應該是先有餐廳,我們一開始只是很單純的弄個寵物餐廳而已,然後是經過有一些社會上人家俗稱的愛爸愛媽,是說你餐廳這樣環境那麼好,你應該申請協會,可是辦完協會之後,跟事實上所想像的落差很大。
OS:從四十多位員工到剩下三位,從被置遺詐片到店面縮減,卻仍然一直守護浪浪。
SB:(理事長)我們協會成立第一年的時候,滿一年的時候,我們才收到第一個捐款一千塊。每天都在想放棄,每天真的想放棄!
SB:(理事長)那很多人會說,還是會滿疑問的問我說,既然那麼吃力不討好,為什麼你還繼續做,那我剛才有講了,既然做了,我們只想要做到最好,做到撐不下去為止,那撐不下去就只能認了。
OS:店內超過上百隻貓咪,他們堅持客人與貓咪互動一段時間,才會開放認養,認養後會持續追蹤半年以上,退養率因此極低。
SB:(認養人)我從去年八月看到牠,牠是很小的小朋友那一種,然後我是越看越大,然後我覺得跟牠一起來的小朋友,都會因為長相所以被認養,但是牠可能因為長相比較特別,沒有人喜歡牠,但是牠其實很可愛的孩子,所以我就想要認養牠。
SB:(理事長)那一般百姓基本上都三分鐘熱度,那你可能我這隻好喜歡,然後我可能就認養,那政府機構的,他們會目前會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
OS:不是每一隻貓都會等到一個家,但他們還是會把每一隻貓咪,都當作家人照顧。
SB:(理事長)這個環境好的時候,貓咪看起來又不是像流浪貓的過程當中,認養率真的會高很多!(這裡的貓咪)看起來像流浪貓嗎?可能或許人看起來會比較變成流浪漢居多吧!這隻也是動保處過來的貓,之前有上新聞媒體過,那時候好像是民眾虐貓。
SB:(理事長)其實政府現在已經有慢慢導向,不會像以前好像動物,就是一堆就放在那裡。
OS:正因為有咪可思這樣的存在,才讓政府單位越做越好,令浪浪們受到更好的待遇,甚至提高認養率。
公民記者 譚曉曼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