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廣播金鐘與國際名廚的雙重奏 布農全陸跨界演繹食農新價值

2025/11/22 06:31
3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廣播金鐘與國際名廚的雙重奏

布農全陸跨界演繹食農全新價值

照片

從卡里布安到奧林匹克評審 

全俊宏以雙軌職涯定義原鄉影響力


【南投信義訊  記者/ 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深度報導】

        在台灣當代的職場光譜中,「斜槓Slash」已成為青年世代的常態,但在高壓的餐飲內場與高強度的媒體傳播之間,能夠同時取得頂尖成就者卻寥寥可數。來自南投縣信義鄉卡里布安Kalibuan部落的布農族人全俊宏(族名:全陸Dalum Soqluman,正是這樣一位打破職業藩籬的特例。他一方面身著白色廚師服,在五星級飯店與國際賽事中展現精湛廚藝;另一方面則戴上耳機,在廣播電台的麥克風前,以其獨特的嗓音榮獲金鐘獎肯定。

照片

全俊宏Dalum Soqluman的職涯發展,不僅僅是個人奮鬥的歷史,更縮影了台灣原住民族青年如何運用現代專業技能,重新詮釋傳統文化資產,並將其轉化為社會影響力的過程。從民國109年(2020年)斬獲第56屆廣播金鐘獎,到民國114年(2025年)獲聘為中華奧林匹克國際廚藝評審,全俊宏用行動證明,來自部落的農家子弟,能夠在台灣乃至國際的舞台上,掌握文化詮釋的話語權。

照片

 卡里布安的農家基因

食農教育的實踐起點

        全俊宏的故事始於南投縣信義鄉的「卡里布安」部落。這裡位於台灣中央山脈的深處,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是台灣重要的高山蔬果產區。全俊宏生長於傳統的務農家庭,這段成長背景為他日後的「食農教育」推廣工作奠定了最真實的基礎。

照片

        不同於都市長大的廚師可能僅透過供應商接觸食材,全俊宏自幼便跟隨家人在田間勞動,親身參與了從播種、灌溉到採收的完整農作循環。這種第一線的勞動經驗,使他對食材的認知超越了單純的「風味」層次,而深入到「生產者」的視角。

        全俊宏回憶道,他推廣原鄉農產的初心,源自於一次休假返鄉協助農務的具體觀察。當時他在母親的溫室農場中,目睹母親採收該年度第一顆「紅黃甜椒」時的珍視與喜悅。那一幕讓他深刻意識到,信義鄉擁有全國頂尖品質的農特產品,但往往因為缺乏有效的媒體行銷與文化包裝,導致這些優質產物的價值被低估。這個念頭促使他萌生了一個宏大的願景:他不僅要成為一名懂得料理食材的廚師,更要成為一名懂得「訴說食材故事」的傳播者。這份源自土地的情感,成為他日後在廚藝與廣播兩條平行線上,始終保持前行的核心動力。

照片

  十年磨一劍

從五星飯店一廚到國際廚藝評審

        在餐飲專業的領域中,全俊宏的資歷展現了紮實的工匠精神。根據其專業職歷顯示,他的廚藝資歷已從業逾10年。這十年間,他並非僅停留於單一類型的餐飲型態,而是歷經了高規格的五星級飯店體系洗禮。

照片

        他曾先後服務於以精緻溫泉料理聞名的北投麗禧溫泉酒店,以及位於都會核心的台北國際飯店,並在這些講究標準化作業(SOP)與極致細節的環境中,擔任一廚的重要職務。五星級飯店的「一廚」,通常負責特定工作站的品質控管與出餐效率,必須具備極高的抗壓性與技術穩定度。這段歷練,讓全俊宏習得了將原住民傳統食材(如馬告、刺蔥、樹豆等)與現代精緻餐飲(Fine Dining)技法結合的能力。目前,他轉任三輪車餐廳主廚,在更具彈性的空間中,實踐他的料理哲學。

        除了在廚房實務上的深耕,全俊宏在專業認證與業界地位的提升上亦不遺餘力。早年,他如同許多新銳廚師一般,透過零星參加各類廚藝比賽來磨練技藝、累積知名度。然而,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近期。他從「選手」的身分,華麗轉身為「裁判」。

照片

        2025年,全俊宏正式獲聘擔任「中華奧林匹克盃」的「國際大名廚」暨國際廚藝評審。這是一個極具指標性的成就。「奧林匹克」級別的廚藝競賽,通常參照世界廚師協會(WACS)的標準,對評審的專業度、公正性以及對國際飲食潮流的掌握度有著嚴苛要求。能夠躋身評審席,意味著全俊宏的專業能力已獲得業界權威的認可。在談及此一職涯躍升時,全俊宏特別提到恩師**「宋安妮」老師**的關鍵影響。在職涯發展的關鍵時刻,是宋老師鼓勵他參與「十大名廚」的遴選,這項建議讓他跳脫了舒適圈,勇於接受更高層級的挑戰,從而開啟了他在國際餐飲評選領域的新篇章。

照片

  聲音的煉金術

廣播金鐘獎與文化傳播

        在繁忙的廚務工作之餘,全俊宏以「全陸」的藝名,在廣播界耕耘出一片天。其廣播資歷從業約7年,且經歷完整,涵蓋了商業體系的快樂聯播網與公共媒體體系的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對於許多人而言,廚師跨界廣播似乎難以想像,但在全俊宏看來,這兩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為了「分享美好」。朋友常調侃他是「勞祿命」,形容他白天在廚房揮汗如雨,晚上或假日則在錄音室對著麥克風說話。然而,正是這種高強度的雙軌生活,讓他累積了比一般廣播主持人更深厚的「實務底蘊」,也讓他比一般廚師多了「論述能力」。

照片

        他的廣播成就並非玩票性質,而是達到了台灣廣播界的最高殿堂。 2020年(民國109年),全俊宏主持的節目《原味廚戀》,榮獲第56屆廣播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 金鐘獎的「生活風格節目獎」,旨在表彰那些能展現獨特生活美學、傳遞正面價值且製作精良的節目。全俊宏的獲獎,證明了他成功地運用聲音媒體,將原住民的飲食文化提升到美學與文化研究的高度。這一榮耀時刻,不僅是對他個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對原住民廣播內容專業化的一次重要宣示。

照片

 Hansiap的知識體系

食農教育的媒體實踐

        在金鐘獎的光環之後,全俊宏並未停下腳步,而是致力於深化節目的教育內涵。檢視其節目主持經歷,可以看出他從單純的美食分享,轉向系統性的知識建構:

  1. 2020年:快樂聯播網主持《原味廚戀》,該節目以感性與知性兼具的風格,成功摘下金鐘獎。

  2. 2021年: 獲邀擔任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原味美食誰做煮》的固定來賓,透過與不同主持人的互動,拓展議題廣度。

  3. 2023年: 回歸快樂聯播網主持《原味食代》,持續經營主流聽眾群體。

  4. 2023年至2025年:原住民族廣播電台擔綱主持重點節目《部落鍋~Hansiap夯香》。

    照片

        目前正在製播的《部落鍋~Hansiap夯香》,可說是全俊宏食農教育理念的集大成之作。節目名稱本身就富含深意:「Hansiap」是布農族語「知識」的意思,其發音恰好與漢語流行語「夯香」相近。這個雙關語巧妙地連結了兩個世界:原住民的傳統智慧(知識)與現代大眾的飲食喜好(夯香)。

       在節目內容策劃上,全俊宏不滿足於表層的風味介紹,他採取「教導」與「應用」並行的策略。他帶領聽眾深入認識各種部落原生食材的植物特性、生長環境以及傳統用途,並進一步結合現代人重視的「養生」觀念,教導聽眾如何將這些食材運用於日常料理中。這種作法,實際上是在進行一場空中的「食農教育」,他成功地消弭了原鄉食材與都市餐桌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原住民美食代言人」的專業權威形象。

照片

 社會影響力的擴散 

從傑出校友到優秀青年

        全俊宏的成就,已從個人的職涯成功,外溢為對家鄉與社會的正面影響力。他在專業領域的堅持,成為了南投偏鄉學子與社會青年的具體榜樣。這些社會貢獻,在近年來轉化為多項具公信力的獎項與榮譽:

        2024年,南投縣同富國中歡度創校50週年,全俊宏獲頒首屆「傑出校友」。 同富國中位於信義鄉,是一所典型的偏鄉學校。對於校方而言,頒發此獎項給全俊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他向學弟妹們展示了,即使出身資源相對匱乏的山區,只要能堅持專業、勇於跨界,依然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都會區與全國性舞台上發光發熱。這座獎項,象徵著部落與學校對其「不忘本」且「有所成」的高度認可。

照片

        2025年,全俊宏進一步榮獲「南投社會青年優秀獎」。 此獎項通常頒發給在各行各業中有傑出表現、且對社會有具體貢獻的40歲以下青年。全俊宏以廚藝推廣在地農產、以廣播傳承原民文化的雙重貢獻,完全契合了該獎項的精神。這也代表他的影響力已經跨越了部落範疇,獲得了南投縣整體社會的肯定。

 結語

雙軌職涯的持續前行

        總結全俊宏(全陸)的職涯路徑,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當代原住民青年,如何在「傳統」與「現代」、「在地」與「國際」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

照片

        他沒有選擇單一的道路,而是選擇了一條更為艱辛的雙軌人生。在廚房裡,他是嚴謹的五星級飯店一廚國際奧林匹克評審,用味覺定義標準;在錄音室裡,他是感性的金鐘獎主持人,用聽覺傳遞價值。這兩種身分的交織,讓他能夠立體地呈現南投信義鄉的豐饒,以及布農族文化的深厚。

        全俊宏常言,自己珍惜每一次成長的機會,無論是宋安妮老師的提攜,或是聽眾的回饋,都是他前行的動力。展望未來,這位來自卡里布安的「全陸」,將繼續在《部落鍋~Hansiap夯香》等平台上,以知識為鍋底、以熱情為佐料,持續烹調出屬於台灣原鄉的精彩故事,帶動原鄉產物被更多人看見,讓食農教育的種子在台灣各個角落生根發芽。

照片

【附錄:全俊宏(全陸)職涯與榮譽大事記】

        為求報導完整性,以下條列整理全俊宏先生之重要職涯節點與獲獎紀錄,供讀者參考:

一、 專業職歷

  • 廚藝資歷: 從業逾10年,展現深厚實務功底。曾歷任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台北國際飯店等知名五星級飯店擔任一廚;目前擔任三輪車餐廳主廚,持續在餐飲第一線服務。

    照片
  • 廣播資歷: 從業約7年,展現跨界整合能力。主持經歷橫跨商業電台(快樂聯播網)與公共媒體(原住民族廣播電台),累積了豐富的媒體聲量。

二、 節目主持經歷

  • 2023 - 2025年: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部落鍋~Hansiap夯香》**(主持人)。該節目結合布農族語「Hansiap(知識)」概念,推廣食農教育與養生料理。

  • 2023年: 快樂聯播網《原味食代》(主持人)。

  • 2021年: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原味美食誰做煮》(固定來賓)。

  • 2020年: 快樂聯播網《原味廚戀》(主持人)。該節目內容備受肯定,成功摘下金鐘獎殊榮。

    照片

三、 重要獎項與榮譽

  • 2020年: 榮獲第56屆廣播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確立其在廣播界的專業地位。

  • 2024年: 獲頒南投縣同富國中創校50週年首屆傑出校友,成為偏鄉學子的職涯典範。

  • 2025年: 榮獲南投社會青年優秀獎,肯定其對地方社會的綜合貢獻。

  • 2025年: 獲聘擔任中華奧林匹克盃「國際大名廚」暨國際廚藝評審,標誌其廚藝專業獲得國際級賽事標準的認可。

(本報導由公民記者整理撰述,旨在紀錄台灣在地勵志人物的奮鬥歷程與社會價值。圖/全由受訪者提供 謹此致謝!)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