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風箏衝浪賽 極限水運走向大眾
【記者黃蓁言、黃舒愉雲林報導】2025雲林縣風箏衝浪公開賽於8日至9日,在三條崙海水浴場展開。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首次在活動中增設水翼pump表演賽,期望將目前在台灣較少人參與的水翼運動帶入國人視野,引發民眾對水上極限運動的興趣。
雲林縣計畫處專員陳彥儒表示,近年水翼項目於水上極限運動領域蔚為風潮,縣府冀藉此次賽事,讓在地民眾了解不同的運動項目,並為台灣的水翼玩家提供一展風采的舞台。
台灣作為依海而生的海島國家,擁有得天獨厚的風場和海域,然而優良的自然條件卻未能形成台灣水上運動發展的優勢。對此,雲林國際風箏衝浪學校總教練吳俊賢指出根本原因是社會認知的缺乏,他說:「對水域活動這個東西不了解,所以就把他跟危險畫上等號。」水上極限運動與其他運動一樣,需要先學習相關的技巧與知識,了解如何選擇裝備與器材以規避風險,才能好好享受其中的樂趣。
社會認知缺乏的背後,離不開台灣民俗與歷史對海洋的敘述。長久以來,海洋總與危險和禁忌相連,這樣的觀念透過教育與規範深植在台灣人心中。但有別於大眾的想像,水上極限運動並非如想像中難以觸及。水翼SHOW表演賽參與者高志文表示,目前台灣水翼運動社群的玩家年齡層廣泛,上至七十多歲的長者,下至兒童,「這是一個老少咸宜的運動。」高志文說。
實際上,許多水上極限運動的參與者選擇在中壯年時期投入其中,也促使此次賽事中「風箏衝浪競速賽」與「風翼水翼競速賽」新增四十五至五十五歲的銀壯男子組,以及五十五歲以上的金壯男子組,鼓勵更多長者投入挑戰。風箏衝浪賽不分齡女子組得獎者吳秋芬表示,風箏衝浪並不會讓玩家有受限制的感覺,只要開始投入就會一直去學,他以自身經驗為例,「我大概四十幾歲開始學,現在五十一歲,大概學七年了。」
在風箏衝浪競速賽中榮獲金壯男子組第一名的胡仁賢提及其投入風箏衝浪後的轉變,他表示初接觸風箏衝浪時,家人並不理解,而後因體會其持續運動帶來的健康成果,轉向認同與支持。「我的運動量增加很多,現在的身體狀況竟然比四十歲的時候還要好。」他說道。
此次活動期盼透過創新賽制與公開競賽,打造更多元友善的水上極限運動環境。賽事選手期許透過相關活動,能使民眾更了解水域,親近水域,在安全的引導下探索海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