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不成為壓力—家庭照顧的心理界線》
OS:南湖社大邱一峰主任帶領下的志工群,由廖淑華隊長及幕後幹部群安排,114年最後一場志工研習會,講師:張儷姻主講:《讓愛不成為壓力—家庭照顧的心理界線》。
講師張儷姻:其实我们志工的最大目標是什麽,你們都想去關懷人家對不對?你們都想要去關心人家,有沒有?但是怎麼去關心人家怎麼去陪伴人家,這件事情其實不容易,因为我常講,有時候我們退一步退一步,退一步想反而是最大的尊重,現在的社會雞婆一點哈,他就覺得你不尊重他了,有沒有?其實我們是出於善意好意。
OS:照顧是愛的延伸,但若沒有界線,愛也會成為壓力;家庭照顧者的三大壓力,愧疚感、壓抑、被照顧者的期待,心理界線是什麼?心理界限是什麽?是分清楚你與他人的責任情緒與需求
講師張儷姻:但是他就認為說你是怎麼樣,不尊重我,尤其現在人尊重這兩個字,他會覺得你就要付諸行動,你就是要讓他有所感;我們來這個世間,是一睜開眼睛是怎樣?是哭嗎?對不對?光溜溜來就是哭嘛,但是我們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我們笑笑就好,好不好?我們退一步想,哎呀我尊重他吧,我不插手人家的什麽?人生。照顧不等於犧牲,應該是怎麼樣互相尊重,互相維持這個家庭的圓滿,所以我們就時候就換個方式來面對我們的人生,很多面向我應該如何去溝通,我應該如何去呃保持這個界線,還有送大家兩個字:自在,我們要有愛自己,才有力氣去愛別人對不對?真的在很重要啊,那今天我們做這個艾草棒,我們就是要怎樣學會照顧自己,對,敲敲自己、當你累的時候我們敲敲自己哇,有沒有覺得放鬆一點點啊,舒壓一點點。
OS:志工們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艾草布,首先上工前美拍,艾草包.花布.同色系棉繩 .竹棍子。
講師張儷姻:因為我們把它打開來,然後把棍子放進去,直接放到底,心情愉悦開心啊,然後又可以轉換心情,然後又可以讓我們今天有所收穫,是最主要的哈,我們要把它變成一個圓、好變成一個圓,內面然後放在桌上啊,從3分之一的位置,艾草包放在3分之一這個位置,然後就把它蓋起來,這個動作如果不圓,待會你後面就會不漂亮,我真的很用心,人家給我們回饋是什麼?今天的艾草學到回饋給你的,就是他變柔軟的、有沒有?
講師張儷姻:我們是有搭配顏色的、都很美哈?我們就把這個繩子很繽紛的色彩,對很繽紛的色彩。
南湖社大主任邱一峰:今天我們做出來了後,要用艾草垂把它擺出來圓形圖案。
講師張儷姻:壓住、然後底下我們要留一點點的,那個吊、也可以掛起來呀,然後摺起來、摺折回來還留一點,會多留一點勾勾哈,然後讓他漂亮哈,待會要摺起來,布一定要摺到裡面來呀,所以就會變成這樣,繩子我會幫你們剪,不急哦,我們顏色來刺激我們的吃摺起來、摺回來還留一點點多留一點勾勾啊,然後讓他漂亮啊,但是不要摺上來不一定要摺到裡面來,所以就變成這個樣子繩子我會幫你們剪掉不用急喔,我們用顏色來刺激我們的視覺我們就會覺得心情很愉悅啊,很愉悅啊。
講師張儷姻:來我們做起來之後啊,我們就要把這個布啊,慢慢把它摺好,其實這個布摺好漂不漂亮,有關這個棍棒做得好不好?慢慢把它搓圓,有沒有、裡頭的這個呃,艾草的艾草包啊,把它搓圓,然後這個布要收好漂亮喔,我們就把它完工。
參加志工劉淑花:今天真的非常開心喔,我們那個老師帶領我們懂得要愛自己,然後也要懂得如何去關懷別人,要用同理心,你想要人家怎樣對待你,你就是怎樣去對待人家,而不是用強壓的方式,我們是陪伴、然後呢?支持他、鼓勵他、給他愛的鼓勵。
參加志工張淑娟:今天上的儷姻老師的課、我學到就是,我們要學會啊,撒嬌、也可以耍賴,都是在促進人與人之間哈,就是互動起來,能夠更順利、更順暢,去達到我們所想要的方式之一呀,要學會怎樣去尊重人家,而不是你一心覺得說啊,我就是為你好啊,你就可以去做,就可以去介入人家的人生。
參加志工洪惠眉: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們可以去幫助別人,也可以照顧我們自己的家人,懂得去照顧那個長者的人,所以我覺得這個課程,還有我們有做這個手工藝品的話,希望能繼續學習。
參加志工:何妙香學習自在、是我們人生的功課,然後我們用深呼吸,然後來一個減壓的小動作,這個艾搥棒叫你第一名。
講師張儷姻:所以這個是艾草的舒壓搥,感謝我們南湖社大的這些好朋友們,你們真的很棒,因為老師覺得你們今天學會懂得尊重別人。
公民記者 饒芳枝台中南湖社大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