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癮現象擴大 學生族群影響最深
科技帶來便利 過度依賴恐成生活隱憂
你今天手機滑了多久?根據調查,台灣人平均每天花超過4小時在手機上,而其中青少年與學生族群的使用時間更是居高不下生活帶來便利,但過度依賴,也將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文化大學 學生
焦慮不會,但就是覺得跟世界脫軌了,然後一天沒看,可能就覺得錯過了什麼。
文化大學 學生
如果說看手機給我的資訊
應該每天可能四小時上下
我會覺得跟世界好像分開了一陣子
如果說限制時間
但有時候就是發現好像還是會要用一下
放不下的不是手機 而是內心的依賴
許多學生坦言,即使知道影響不好,但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專家指出,這種行為其實與心理機制有密切的關係。
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余景文
青少年這個族群
在社群媒體使用上面的時間啊
的頻率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那剛才你也提到
我們如果一般在使用手機那可能有近四分之一
甚至也許有二分之一的時間
都是在社群媒體的使用上
那我覺得如果同學有發現自己
有在使用手機或者是在接觸社群媒體上
好像有稍微在時間上沒有辦法
做一些調整的時候
我這邊倒有幾個方向可以提供給同學做參考
第一個我覺得你要練習讓自己在某一個時段
盡可能地要減少手機的使用
也許是上課 也許是睡前
那這個習慣養成之後
比較不會受到手機的影響跟干擾
第二個部分我會建議就是說
現在的手機啊他其實在軟體的介面上
他都會設計一些我覺得是一些亮眼的一些顏色
可以把一些社群媒體的這些app
放在可能是第二頁或者是第三頁
那另外可能把它改成是一些比較灰階的顏色
那最後我覺得可能也是讓同學可以
練習自己一天可能如果省下十分鐘的時間
然後減少社群媒體的使用
把這十分鐘拿來跟真實的同學
或者是做一些
也許是戶外活動
都會對你的生活型態會有很多的幫助
那這些小小的改變累積下來
也許也可以造成你想不到的結果
專家籲安排數位排毒日 找回生活主控權
手機雖然帶來便利,卻也可能悄悄奪走我們和世界的連結。專家建議,透過設定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甚至安排數位排毒日,有助於找回生活的主控權。
華岡新聞 張守立 黃欣怡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