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來義劉雪鳳打破禁忌接重任 以「愛」承載排灣族失落的祭儀傳承

2025/10/14 20:07
44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靈媒也是人啊!」 

來義劉雪鳳打破禁忌接重任

以「愛」承載排灣族失落的祭儀傳承

當照服員遇上靈媒天職:52歲劉雪鳳的覺醒與奮鬥

在「靈媒與她們的產地」特展中體現文化韌性

照片

【屏東/來義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由屏東縣政府主辦、原住民族委員會指導的靈媒與她們的產地kiniveqacan nua pulingaw特展,已於 2025 年 4 月 22 日在屏菸 1936 文化基地盛大開幕。本次展覽透過深度田野訪談與影像紀錄,揭示了排灣族女性靈媒如何堅毅承載神聖信仰與文化的故事。其中,來自來義鄉、今年 52 歲的新任靈媒劉雪鳳qadeves ridiv的生命歷程,成為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她的故事不僅關乎個人職涯的重大轉變,更體現了在現代社會中,排灣族傳統信仰為復振所展現的強大生命力與勇氣。

照片

愛的呼喚與禁忌的挑戰:祖靈打破傳統選中龍鳳胎之女

        劉雪鳳出身於來義體系三大家族之一 Caljas Tjainavalj,自幼在祭儀聲中成長。然而,隨著資深靈媒相繼離世,部落中主執祭儀的職位長期懸空,讓她深感憂慮與責任。憑藉著一股「出於『愛』,盡全力地幫忙與照顧族人」的強烈信念,劉雪鳳於 2021 年(民國 110 年)毅然自告奮勇,向部落靈媒提出接任的請求。

        消息傳出,即刻引發部落內部議論。因為依照排灣族傳統,雙胞胎若現身祭儀場域,恐觸犯禁忌、引來災禍。而劉雪鳳正是「龍鳳胎」出生。然而,祖靈的回應卻打破了所有人的疑慮——祂們允許劉雪鳳成為新任靈媒。儘管當時她仍在長照中心擔任照服員,無法立即履行承諾,但祖靈的迫切與指引在夢中頻頻顯現。她回憶,那是一場在幽深山林中追逐微光的奔跑,感受著無形的力量,領著她奔向靈媒的光明。最終,她放下過往工作,在 2021 年實現了承諾,正式肩負起靈媒的使命。

照片

從世俗到神聖:淨身儀式與祭儀語言的巨大難題

        考量其特殊身份,部落靈媒特地為劉雪鳳舉行了隆重的 seman alja’ 儀式,象徵著她作為一個「新個體」的誕生與淨身,得以正式肩負起為平民和貴族執行祭儀的責任。然而,神聖天職的背後是巨大的挑戰與壓力。

        劉雪鳳坦言,她低估了這份天職的難度。靈媒所使用的祈福經文,其語言來自靈界,遠非日常用語所能理解與背誦。她必須不斷靜心、反覆練習、虛心體悟,才能漸漸接近祭儀的深意。她透露,在學習與執行祭儀的過程中,壓力曾讓她失眠、落淚,甚至一度懷疑自己能否勝任。「靈媒也是人啊。」這句苦笑,道盡了她在神聖使命與凡人身分之間的掙扎。所幸,在師父姚美鳳「妳要相信,VUVU(祖靈)會給妳力量」的叮嚀下,她學會不再單靠意志硬撐,而是選擇「享受」這份與祖靈力量流動的過程。

照片

失落與復振】部落的痛點:iludu儀式的漫長企盼

        作為一位新任靈媒,劉雪鳳正努力學習祈雨祭、收穫祭等大型祭儀。然而,她所屬的部落自遷村後,許多祭儀傳統已中斷多年,未曾再舉行。她至今仍心繫一項極為關鍵的儀式—— iludu 儀式。

        根據部落耆老的說法,唯有完成這項儀式,方能舉辦排灣族最重要的祭儀之一:人神盟約祭。劉雪鳳深知,復振之路艱難且漫長,但她仍企盼未來部落能恢復 iludu 儀式,也希望能完整側寫與紀錄,為後代保留珍貴的文化記憶。她的這份對失落文化的使命感,成為特展中一個重要的反思點:如何在現代化浪潮中,重建瀕臨中斷的部落文化體系。

照片

攜手學術界:開拓排灣族祭儀的完整視野

        劉雪鳳深知,要讓族人重新關注祖靈的生活方式並非易事。她選擇將自身實踐與學術研究結合,透過親身參與和實踐,引領族人重新理解儀式的文化價值,進而消弭過去對靈媒的誤解。目前,她參與了屏東大學的國科會計畫,將靈媒的知識體系與學術界共享,共同推動部落傳統文化的復振。她感謝這個跨界合作的平台,讓她發現傳承之路並非孤軍奮戰。

        她也藉此機會,呼籲社會各界和學術界能將研究視野擴大,關注包括祭師在內等其他傳統角色,共同理解排灣族祭儀體系的完整性。劉雪鳳qadeves ridiv堅毅的生命故事,正在屏菸 1936 文化基地的「靈媒與她們的產地」特展中持續展出,主辦單位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在展覽期間(至 2025 年 10 月 19 日),親臨現場,感受這位新任靈媒承載的神聖信仰與文化重量。

照片

項目 內容
展覽名稱 靈媒與她們的產地|kiniveqacan nua pulingaw
展期 已於 2025.04.22 盛大開幕 - 2025.10.19(日)
地點 屏菸 1936 文化基地 16 號倉庫 3 樓|屏東原民館
票價 依場館規定(免票請出示證件)
指導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