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靈媒與牧師對談 探討信仰與傳統文化共生之路
靈媒與她們的產地特展壓軸場!
排灣靈媒與牧師對談 探討信仰與傳統文化共生之路
屏東縣府原民處邀您:直視靈媒的生命考題
從傳統到宗教,尋求跨文化信仰的和解與力量

【屏東訊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由屏東縣政府原住民處主辦、屏東原民館執行策劃的《靈媒與她們的產地:屏東縣靈媒文化特展》自 2025 年 4 月 22 日開展以來,即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廣泛迴響。這項深具意義的特展,旨在透過在地視角,深入探訪散居於來義鄉、春日鄉、牡丹鄉、獅子鄉及滿州鄉等地的排灣族和魯凱族靈媒,以影像、文史紀錄和文物展示,呈現這些「神的代理人」在部落文化與精神世界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與生命歷程。

隨著展期(2025 年 4 月 22 日至 10 月 26 日)即將進入尾聲,屏東原民館特別籌辦一場重量級的特展最終場分享會,主題為「靈媒與她們的產地:太陽會照亮所有的人」。這場活動不僅是對特展豐富成果的回顧與致敬,更將探討一個深刻的當代議題:在傳統原住民信仰與西方宗教傳入後,兩者之間是否僅能相互排斥,抑或能找到共存、共榮的文化路徑。

靈媒的曲折人生:在傳統與現代間尋找平衡點
特展的初衷,是為了消弭外界對原住民靈媒文化的刻板印象,以理解靈媒作為族人心靈依靠的真實面貌。她們肩負著連結祖靈與族人的神聖職責,為家戶祈福除禍,以信念與生命歷練走過艱辛的道路。正如特展所言:「行走在人生這塊沒有明確指標的圖板上,我們永遠無法預料下一課將面臨怎樣的考題。對靈媒而言,奔波於人靈之間的道路更是曲折。」 這場最終分享會的焦點,將集中於排灣族靈媒的生命故事與信仰智慧。特邀來自來義鄉文樂村的資深靈媒㚸玏㺪‧路菲力菲(selep ruviljivilj)。路菲力菲靈媒的生命故事,充分體現了原住民族在面對文化變遷與多元信仰衝擊時的韌性與智慧。她的經驗見證了傳統文化與宗教信仰之間,並非只能相互排斥,而是能夠找到相互理解、甚至共生的可能。她的分享,將提供一個寶貴的視角,讓公眾得以貼近理解靈媒如何在多元信仰並存的當代部落社會中,持續發揮其文化傳承與精神慰藉的作用。

跨越宗教鴻溝:共談信仰與愛意的傳遞
本次分享會的對談嘉賓,特別邀請到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楓林教會的童俊花牧師。童牧師作為西方宗教的宣教者,將帶來獨特的觀點,分享她如何看待宗教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共存的可能性,以及在傳教過程中,如何實踐對在地文化的尊重與包容。 這場跨越傳統與宗教界線的對話,其核心價值在於展現「相信」的力量。無論是排灣族對祖靈的敬愛與傳承,或是基督教信仰所傳遞的普世之愛,最終都指向對美好想望的無止盡追求。對談人將一同闡述,祖靈並非遙不可及的神祇,而是曾經摯愛的親人;而祭典儀式,也可以是種表達思念與愛意的方式。透過兩位不同信仰背景的女性領導者的深度交流,期盼能引導大眾放下既有的刻板視角,探索靈域的界限,並尋求不同文化與信仰體系之間的和解與共鳴。

走向共融的未來:特展精神的延續與深化
屏東縣政府原住民處表示,《靈媒與她們的產地》特展自開展以來,已吸引無數觀眾進館參觀,大家的支持與「看見」,讓珍貴的靈媒文化得以被更廣泛地認識與傳遞。展覽不僅為靈媒文化留下重要的文史紀錄與材料,更在社會大眾心中澆灌了更多文化種子,朝向多元共融的道路邁進。 特展的尾聲並非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屏東原民館誠摯邀請每一位對原住民文化、信仰議題感興趣的民眾,把握這場最終場分享會的機會,一同來聆聽靈媒的聲音,感受祖靈的氣息,重新理解「相信」的力量,並共同感受這些女性在部落文化中的深刻影響。這不僅是一場知識性的講座,更是一場關於愛與理解的心靈之旅。

活動資訊:
活動名稱: 靈媒與她們的產地 特展分享會 最終場 - 「太陽會照亮所有的人」 主講人: 㚸玏㺪‧路菲力菲(selep ruviljivilj)靈媒(排灣族/來義鄉文樂村)
與談人: 童俊花牧師(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楓林教會)
時間: 2025年10月19日(日)14:00-16:00
地點: 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16號倉庫3樓 屏東原民館特展室教育區
屏東縣政府原住民處及屏東原民館期待與您一同見證,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傳統與現代、祖靈與宗教,能夠彼此交融,共同走向沒有不同的未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