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義遷村七十週年影像特展盛大開展 尋覓Tjalja'avus的未竟之解
來義遷村七十週年影像特展盛大開展 尋覓Tjalja'avus的未竟之解
【屏東/來義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今日(8/6)舉行「七十歷來。回義—來義遷村70周年影像特展」盛大開幕典禮,展覽以Tjalja'avus舊社為核心,透過族人視角,重現部落的人文地景與歷史脈絡。這場特展不僅是單純的歷史回顧,更是來義鄉族人自我探尋與文化傳承的集體行動,試圖重新連結過去,理解並回應當代部落所面臨的挑戰。
從歷史文獻到族人視角:一場跨越七十載的時空對話
「七十歷來。回義」特展的策展理念,源自於族人對自身歷史與文化的深刻關懷。展覽匯集了多項由族人與各界合作的成果,包括共同繪製Tjalja'avus傳統領域的立體地圖,讓舊社的輪廓重新清晰;重新詮釋日治時期文獻中的舊社照片,為黑白影像注入新的生命與故事;透過訪談耆老,記錄下遷村的艱辛歷程,讓這段記憶得以延續;為舊社與現居地的Tjinalja'avusan(來義系統族人)建立家名資料與族譜,將散落的家族記憶串聯起來;同時也收集了珍貴的部落歷史影音,讓歷史不再只是文字,而是可以被聽見、被看見的。
這些行動不僅是為了還原歷史,更是族人試圖重新與過去建立連結的過程。在不斷變遷的社會中,來義鄉面臨著許多矛盾與衝突,例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拉扯、部落認同的模糊化等。透過這些自我探尋的行動,族人希望共同思索自身與Tjalja'avus的可能對話方式,並在實踐的過程中,尋覓那一份屬於來義人的「未竟之解」。
鄉長肯定文物館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
來義鄉鄉長莊景星在聆聽完展覽的解說與分享後,對於各單位積極申請借用文物館空間,策劃並舉辦屬於自己的特展,表示高度肯定與支持。莊鄉長認為,文物館不應只是一個靜態的歷史保存場域,更應該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傳承與交流平台。他強調,透過讓在地族人有機會主動整理自身的歷史與記憶,能夠從中發掘出屬於部落獨有的文化價值與獨特性,這對於凝聚部落認同、傳承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耆老古謠與族人分享:讓情感溫度流淌於展場
此次開幕典禮的開場表演,由來義部落文化健康站的vuvu(耆老)們帶來精彩的古謠《sinaceqalj 來義人》。這首古謠不僅旋律動人,更蘊含了深厚的歷史情感,而這首歌曲也收錄在來義鄉公所去年出版的古謠專輯中,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來義的傳統音樂文化。
此外,來義部落族人劉雪鳳也親臨現場,向大家分享來義遷村70周年的歷史脈絡與發展事蹟。她也分享了自己在部落進行田野調查的經驗,生動的敘述讓在場的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深刻感受到來義部落豐富的傳統文化與溫暖的情感。
此次展覽特別感謝來義鄉部落發展協會文化健康站與國立屏東大學的鼎力協助,共同促成了這場意義非凡的特展。
展覽資訊
- 展期: 114年8月6日起至11月28日止
- 地點: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289號
照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