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一位排灣女性的生命迴旋曲

2025/08/18 18:48
4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一位排灣女性的

生命迴旋曲


部落的根與志工的芽

{屏東/來義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在屏東縣來義鄉文樂部落,有一位名叫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的排灣族女性,她的生命軌跡如同一棵在山林中茁壯的大樹,根深蒂固,枝繁葉茂。本名Selep Ruviljivilj的她,自幼在排灣文化薰陶下成長,這片土地的脈動早已融入她的血液。從美和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畢業後,她沒有選擇離開家鄉,反而毅然決然地回到部落,開啟了她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的服務之路。

照片

        2007年,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在來義鄉戶政事務所擔任志工,這是她服務鄉里的第一個腳印。這段經歷讓她更深入地了解部落居民的需求與日常運作,也為她日後投身公共事務打下基礎。她觀察到,部落文化面臨著傳承的挑戰,許多珍貴的文化資產正逐漸流失。這份擔憂轉化為行動,促使她在2010年進入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擔任駐館人員。

在文物館與協會中,守護無形資產

        在文物館工作的三年裡,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不僅負責文物典藏與導覽解說,更親身參與了許多文化復振活動。她深知,文化不僅是靜態的展品,更是活生生的記憶與傳統。同時期,她還擔任了布族努克祖靈屋傳統文化協會的總幹事,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祖靈屋是排灣族信仰的核心,也是部落精神的象徵。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在這個職位上,致力於推動祖靈祭儀的傳承與文化教育,讓年輕一輩重新認識並認同自己的根。

照片

        然而,她的關懷並不止於文化。2013年,她擔任了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專案助理,從部落的文化守護者,擴展到環境生態的倡議者。這段經歷讓她意識到,部落的生存與發展,與周邊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只有保護好這片土地,文化才能持續繁衍。同年起,她也開始擔任來義鄉鳩浙恩澇文教協會的秘書,這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承諾,她將心力傾注於部落的教育與文化事務,成為部落文教發展的重要推手。

部落女力:從防火宣導到靈媒傳承

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的生命充滿了多樣性與跨界。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她加入了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的潮州婦女防火宣導分隊。這是一個看似與文化傳承無關的領域,卻體現了她對部落居民安全與福祉的關心。她穿梭在部落的巷弄間,向婦女與兒童宣導防火知識,用實際行動守護著每一個家庭。

照片

        更引人注目的是,2017年起,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正式成為文樂部落的靈媒。在排灣族的信仰體系中,靈媒是連結人與靈界的神聖角色,負責主持祭儀、傳達祖靈旨意。這個身分不僅是對她個人靈性修為的肯定,更賦予她深厚的文化責任。她承擔起傳統祭儀的重任,為部落居民排解疑難,也為排灣文化的延續注入了新的力量。這份傳承與堅定,讓她成為部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照片

多元角色:從更生輔導到社區總幹事

        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的生命故事,是一場不斷探索與成長的旅程。2019年,她再次跨足新領域,擔任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屏東分會的輔導員。她用溫暖與同理心,協助更生人重新適應社會生活,展現了人性的關懷與包容。她的工作不僅限於文化與教育,更延伸至社會公義與人性關懷的層面。

照片

        近年來,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的角色更加多元且重要。她於2021年從第六屆農業大學畢業,這顯示她對部落產業發展的關注。同年,她擔任了來義鄉文樂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致力於推動社區事務,改善居民生活品質。而在2024年,她更是同時兼任了來義鄉Tjakulavu加古拉富文化發展協會與Giring給令人文協會的總幹事,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照片

        從戶政志工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從文物館駐館人員到部落靈媒,莊智玲Selep Ruviljivilj的人生經歷如同排灣族琉璃珠上的圖騰,每一顆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卻又緊密相連。她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獻給部落的愛與奉獻之歌。她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可以為一個社區、一個族群,帶來深遠的影響。她不僅是排灣文化的守護者,更是部落未來的築夢人。


你可能也會喜歡

一塊黑布 一個世界

LTZW
3,606 0 72

匠心獨運 手工木作父子檔

LTZW
3,515 0 4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