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菸的煙霧比廚房油煙更容易導致癌症與基因異變
談到致癌空汙,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工廠排放或車輛廢氣,但你知道嗎? 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吸入的兩大「看不見的毒氣」其實來自:紙菸二手煙與廚房油煙。最新一篇 IntechOpen 的研究指出,這兩者皆含多種致癌物質,對肺部與基因都具有高度破壞力。近來也有醫師開始警告民眾:「炒菜沒開抽油煙機,就像每天吸一包紙菸」。不過,紙菸煙霧的毒性與危害性更甚於廚房油煙。

研究證據:紙菸煙霧對基因傷害更深
過去研究發現,紙菸煙霧和油煙產生的毒物成分高度重疊:
- 多環芳香烴(PAHs):包括苯駢芘,是強烈的一級致癌物。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例如苯、甲醛、乙醛,會誘發呼吸道炎症與基因突變。
-
亞硝胺與芳香胺類:與肝癌、膀胱癌、肺癌等重大疾病有關。
IntechOpen 的這篇研究進一步分析指出,儘管廚房油煙與紙菸煙霧都具突變性(會導致 DNA 突變、細胞變異),但紙菸煙霧的濃度更高、成分更複雜、持續時間更長,其對人體的長期危害也更嚴重。
這些物質,不只存在於紙菸燃燒所產生的煙霧中,也會在油高溫(超過200°C)加熱時,從炒菜過程中逸出。尤其像花生油、大豆油、豬油等傳統炒菜油,在高溫爆炒時更容易產生大量油煙與致癌物。
- 在實驗中,暴露於紙菸煙霧的細胞出現明顯的 DNA 結合毒物(DNA adducts),這是癌前變化的明確信號。
- 特定基因變異(如 TERT 或 CYP1A1 多型)會增加對這類毒物的敏感性,使得吸紙菸或長期暴露二手煙的人癌症風險進一步上升。
-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每年因紙菸與二手煙致死的人數超過 800 萬。
醫師建議:炒菜時「兩動作」自保
醫師也提醒,許多國人煮飯時習慣不開抽油煙機,導致油煙直接吸入肺部,長期下來可能增加肺癌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風險。建議民眾在開火之前就開抽油煙機,讓油煙不會積聚。此外,同時開窗或開電扇增加空氣對流,有利於油煙加速排出,或是使用電磁爐等沒有明火的加熱器具,也是減少空汙的方法。而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改變,對廚房主力如家庭主婦、外食攤商、餐廳師傅等長期暴露者,更是守護呼吸健康的第一步。
紙菸比油煙更毒,但兩者都別輕忽
廚房油煙確實含有致癌風險,但紙菸煙霧的毒性與危害更加確定且廣泛。它不只是導致肺癌,也可能破壞基因、誘發心血管疾病,甚至影響未出生胎兒的發育。在討論空汙與健康的時代,別讓紙菸煙霧繼續在你與家人的肺中流竄;也別讓每天的炒菜變成慢性毒害的來源。從改變習慣開始,才能真正降低癌症與慢性病的風險。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