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鐵軌旁的「隱形危機」,台鐵改革是否流於「漲價」?

2025/07/06 18:32
44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最近有在搭火車的你,應該已經注意到台鐵漲價了!台鐵漲價6月底正式上路,平均漲幅達26.8%,幅度可謂是驚人。事實上,這波漲價是公司化進程的其中一部分,但26.8%的背後,不禁讓人重新思考:台鐵改革,究竟改了什麼。

自多起重大事故後,台鐵高層一再對外強調「安全重於一切」,不僅在官網設立「事故專區」,更啟動公司化改革,聲稱將透過「賦予自主權、提升營運效率」,翻轉舊有體制。但一年多過去了,作為乘客,這樣的改革成效真的有感嗎?

照片

上個月出遊從高雄回台北的列車依舊遲到。根據官方數據,2023 年台鐵列車的準點率為 93.5%,幾乎與改制前相同,效率是否真的提升,數字已說明一切。

而比遲到更值得關注的,是安全本身。當天,我坐在靠窗位置,陽光灑進車廂,原該是旅程中最愜意的時刻,卻驚訝發現窗外鐵軌旁布滿外來異物(FOD, Foreign Object Debris)——垃圾、廢棄枕木、替換下來的鐵軌、甚至枯枝老木。這些並非偶發現象,而是長期存在的安全隱患。

照片

這些異物不在平交道,不在人車交會之處,而是直接出現在鐵路設施旁,卻少有公眾關注。打開 Google 地圖衛星視角,一些廢棄物的景象甚至清晰可見。更諷刺的是,地圖上能看到的,往往還離鐵軌有些距離,實際乘車時看到的,有些幾乎近在咫尺。反觀高鐵,軌道採絕對分隔,軌道旁想要找到一隻昆蟲都不易。

照片

過去幾年,外界針對平交道進行了密集檢討與政策投入,但對這些潛藏在鐵道週邊、甚至可能是台鐵內部工程所遺留下來的潛在危機,卻幾乎無人問津。與此同時,鐵道沿線住戶是否曾接收到台鐵任何風險宣導?迄今無從得知。

當然,要求一個百年組織在短時間內全面革新,並不現實。但若改革僅止於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的重整,卻無法讓第一線環境與乘客體驗有所改善,這樣的改革能說成功嗎?

這漲幅26.8%背後的旅程讓人不禁思考:遲到的,或許不只是列車,更是台鐵應該落實的那場真正改革。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